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腸結核的診斷:
1.多繼發(fā)于腸外其他臟器結核,常發(fā)生于回腸、回盲部、升結腸等處。
2.右下腹或臍周慢性疼痛。腹瀉,便秘或腹瀉、便秘交替。腹瀉時糞便呈稀水或糊狀。有午后低熱、盜汗,食欲不振,營養(yǎng)不良,消瘦等表現(xiàn)。合并腸梗阻時有痙攣性疼痛,嘔吐。
3.體格檢查右下腹有壓痛,或觸及腫塊。腸梗阻時可見腸型或蠕動波醫(yī)學|教育網搜集。
4.X線鋇餐檢查可見病變腸段激惹、充盈不佳或鋇影跳躍等征象。黏膜皺襞粗亂,腸壁輪廓不規(guī)則呈鋸齒狀,或腸腔變窄、收縮變形等。
5.纖維結腸鏡可發(fā)現(xiàn)腸段的病變,明確病變類型、部位及范圍。黏膜活檢有助確定診斷。
6.紅細胞沉降率(血沉)增快。
7.糞便濃縮法可找到結核桿菌,但需除外咽痰引起的假陽性。
8.糞便濾液的聚合酶鏈反應檢測結核菌核酸片段,陽性率較高但應除外污染而致假陽性。
9.腸壁、腸系膜淋巴結取材活檢找到結核菌,或取材培養(yǎng)結核菌陽性可以確診。
10.具有上述2.1、2.3、2.4項陽性或2.2、或2.3、2.5項陽性,并經標準抗癆治療療效肯定可以診斷。具有2.2、2.3兩項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