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草本,具短根狀莖。稈直立叢生,高50-110(-150)厘米,較細(xì)瘦,帶紫色。葉鞘無(wú)毛,上部者短于節(jié)間,質(zhì)地較柔軟,老后不向外反卷,內(nèi)面稍帶淺紅色,無(wú)毛或具微柔毛;葉舌長(zhǎng)2-3毫米,邊緣下延;葉片狹線形,上部漸尖成絲形,長(zhǎng)10-30(-50)厘米,寬1.5-5毫米,扁平或折疊,粉白色,無(wú)毛,基部狹窄或生有短纖毛,邊緣微粗糙。偽圓錐花序狹窄,單純,有間隔,長(zhǎng)15-30厘米,基部主枝長(zhǎng)5-10厘米,稀具第二回分枝;佛焰苞狹,長(zhǎng)2-3.5厘米;總狀花序長(zhǎng)2-2.5(-3)厘米,具4-6節(jié),腋間具黑色被毛的枕塊,成熟后叉開并向下反折;總狀花序軸節(jié)間及小穗柄長(zhǎng)約3毫米,邊緣具長(zhǎng)約1毫米漸向上部增長(zhǎng)為3毫米的白色柔毛,背部生微毛。無(wú)柄小穗狹披針形,長(zhǎng)(6-)7毫米,寬0.8-1毫米,基盤具長(zhǎng)0.5毫米之短毛;第一穎背部扁平,上部無(wú)翼至具極窄的翼(寬0.1-0.5毫米),邊緣微粗糙,脊間具2-4枚自基部直達(dá)頂端的脈,下部稍淺凹或有1-2橫皺褶,頂端長(zhǎng)漸尖,具2齒裂;第二外稃長(zhǎng)2-3毫米,頂端裂齒間伸出長(zhǎng)15-18毫米的芒,芒柱長(zhǎng)7-10毫米,芒針微粗糙;花藥長(zhǎng)2.5-3毫米,紫堇色;柱頭帚刷狀,近小穗頂端伸出。有柄小穗長(zhǎng)5-7毫米,寬約1毫米,上部脊粗糙。染色體2n=20,40(Gpta,1969),花果期6-10月。
生于海拔2000-3500米的山地、丘陵、河谷、干旱開曠草坡。
產(chǎn)于陜西、甘肅南部、四川、云南、西藏(墨脫)等地區(qū);也分布于印度西北部、克什米爾地區(qū)、尼泊爾及巴基斯坦。
【生物學(xué)特性】宜生長(zhǎng)在較溫暖的氣候環(huán)境中,以排水良好的坡地為佳。
【栽培技術(shù)】用種子或分株繁殖。但在較大面積生產(chǎn)時(shí),用種子直播較好。于3月至4月播種。在整好的地上,開1.3m寬的高畦,按行、株距各約33cm開穴,深7-10cm。把種子和草木灰用少一人畜糞水充分拌勻,便成種子灰,每1hm2用種子15-22.5kg,施人畜糞水后,把種子灰撒到穴里,覆土。
【田間管理】播種后,要中耕除草3-4次。第1次在苗高4-6cm時(shí);第2次在苗高13-17cm時(shí),結(jié)合除草進(jìn)行勻苗、補(bǔ)苗;第3次在9月收獲后;第4次在11月左右。以后每年都要耕除草3-4次。在每次除草后追肥1次,一般以人畜糞水為主,也可在春、夏兩季使用氮素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