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1963年,中國已故著名育種學家葉培忠教授利用20世紀30年代從北美引種在南京明孝陵的一株北美鵝掌楸與中國馬褂木雜交獲得成功,此后的30多年,經幾代人的努力證實,北美鵝掌楸與中國馬褂木雜交親和性,雜種鵝掌楸具有較強的雜種優(yōu)勢,除保留了親本葉形奇特、花期長、凋落物無污染等優(yōu)點外,還具有比親和葉更大、花色更艷麗、速生、抗逆性強、適應范圍更廣,幾乎無病蟲害等優(yōu)良性狀,是極佳的園林綠化樹種。同時也是制漿造紙、膠合板和其他工業(yè)用材的優(yōu)良用材樹種。雜種鵝掌楸已在福建、浙江、江蘇、湖南、湖北、河南、山東、陜西、北京等地試種,表現較強適應性。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環(huán)境的綠化美化,特別北京市申奧成功,預計近幾年需求量將會劇增,現供需矛盾已很突出,供不應求,缺口較大。
但由于雜種鵝掌楸雜交制種親本材料的局限,加上人工雜交結實率較低(僅30%左右),扦插等無性繁育技術尚不成熟,組培技術仍處于試驗階段等,雜種鵝掌楸的產業(yè)化進程受到遏制。解決以上總是刻不容緩,加快發(fā)展雜種鵝掌楸是園林綠化和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需要,是市場的需要,也是保護瀕危中國鵝掌楸遺傳資源的需要,是具有廣闊發(fā)展前景的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