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味辛;性微溫。歸脾;胃;大腸;小腸經(jīng)。
⑴《開寶本草》:“微溫,無毒。”
⑵《綱目》:“辛,微溫,無毒。”
⑶《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脾二經(jīng)。”
⑷《藥品化義》:“入脾、肺、胃、大小腸五經(jīng)。”
下氣寬中,行水消腫。用于濕阻氣滯,胸腹脹悶,大便不爽,水腫,腳氣,小便不利。
⑴《日華子本草》:下一切氣,止霍亂,通大小腸,健脾開胃,調中。
⑵《開寶本草》:主冷熱氣攻心腹,大腸壅毒,痰膈,醋心。并以姜鹽同煎,入疏氣藥良。
⑶《綱目》:降逆氣,消肌膚中水氣浮腫,腳氣壅逆,瘴瘧痞滿,胎氣惡阻脹悶。
⑷《本草再新》:瀉肺,和胃氣,利濕追風,寬腸消腫,理腰腳氣,治瘧疾瀉痢。
1.胃腸氣滯,脘腹脹悶,大便不爽。該品辛能行散,主入脾胃經(jīng),能行氣導滯,為寬中利氣之捷藥。治食積氣滯之脘腹痞脹,噯氣吞酸、大便秘結或瀉而不爽,可與山楂、麥芽、枳實等同用;若治濕阻氣滯之脘腹脹滿,可與藿香、陳皮、厚樸等同用。
2.水腫脹滿,腳氣浮腫,小便不利。該品味辛,能開宣肺氣而行水消腫。治療水濕外溢,皮膚水腫,小便不利,可與茯苓皮、五加皮等同用,如五皮飲(《麻科活人全書》);若治腳氣腫痛,二便不通,可與桑白皮、木通、牽牛子等同用。
內(nèi)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氣虛體弱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