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蕷皂苷元是薯蕷屬植物中薯蕷皂苷的配基,主要以薯蕷皂苷的形式與纖維素結合存在于細胞壁中。薯蕷皂苷元是異螺旋甾烷的衍生物,在植物體內是以薯蕷皂苷配基形式存在的,即在C3位通過皂苷鍵與糖鏈相連進而與植物細胞壁緊密連接。由于盾葉薯蕷皂苷元的結構特征和它在植物體內的存在形式,決定了提取它的步驟:首先必須使薯蕷皂苷元與植物細胞壁分開,再斷開薯蕷皂苷元與糖連接的苷鍵,使薯蕷皂苷元游離出來,利用它的親脂性,用丙酮或石油醚把它提取出來,
盾葉薯蕷葉工業(yè)上用高標號的汽油來提取。
酸水解是使苷鍵斷裂生成苷元和糖。傳統(tǒng)的提取薯蕷皂苷元的方法是采用Rothrock法,即直接將盾葉薯蕷根莖用硫酸水解成苷元,然后用有機溶劑提取薯蕷皂苷元。郭文松等報道,用鹽酸作為水解酸比硫酸好,工藝簡單,效果差異不大,同時以鹽酸為水解液時,加壓法比常壓法水解苷元收率高,缺點是鹽酸對不銹鋼設備有嚴重腐蝕。薯蕷皂苷元在植物體內存在形式的復雜性,使直接酸水解法僅能提取1/4的皂苷元,且此法費時很多,薯蕷皂素收率較低,由于使用溶劑汽油,易發(fā)生危險;另外,盾葉薯蕷中的淀粉和纖維素等其它成分也在酸水解過程中被破壞而不能利用,因此該工藝不夠理想。
一般認為預發(fā)酵法可提高薯蕷皂苷元的收率。預發(fā)酵法有自然發(fā)酵法、酶解法、微生物發(fā)酵法。王元蘭報道用蒸餾水浸泡藥材干粉,置于39℃的恒溫箱中發(fā)酵。并篩選出提取條件,即:發(fā)酵48 h,水解4 h,抽提物pH=7,回流速度25min/次,皂苷元的提取率達到最佳值為3.358%。另有報道,在發(fā)酵過程中加入果膠酶、苦杏仁酶和植物生長激素2,4,5-三氯苯氧乙酸、吲哚-3-乙酸,均可提高產率。還有用黑曲霉菌株對盾葉薯蕷發(fā)酵也可提高產率。這樣的工藝既提高了皂苷收率,反應條件也比較溫和,保持了有效成分的本來理化性質。但自然發(fā)酵法影響因素較多,產品質量不穩(wěn)定。
從盾葉薯蕷中首先分離出植物纖維和淀粉,剩余部分再經自然發(fā)酵提取薯蕷皂苷元。該法比不分離出植物纖維和淀粉而直接進行自然發(fā)酵的常規(guī)方法能將薯蕷皂苷元的收率提高5%。
4 CO2超臨界萃取薯蕷皂苷元的工藝研究
葛發(fā)歡等報道用CO2超臨界萃取法從盾葉薯蕷中提取薯蕷皂苷元的研究,其萃取薯蕷皂苷元的條件為:萃取壓力29 MPa,溫度55℃;分離方法一為壓力10MPa,溫度60℃;分離方法二為壓力5.6 MPa,溫度45℃;分離柱壓力18 MPa,溫度為7O℃,CO2流量為每千克原料每小時12kg;萃取時間3h;夾帶劑為藥用酒精。和傳統(tǒng)的汽油法比較,收率提高了1.5倍,生產周期大大縮短,避免了使用汽油引起易燃易爆的危險,且成本相差不大。但存在設備一次投資過大的缺點。此外,利用超聲波破碎細胞壁也可提高薯蕷皂苷元的收率。用鹽酸—丙酮/乙醇混合液直接加熱提取薯蕷皂苷元的工藝雖可節(jié)約物料,縮短工藝過程,但對資源的綜合利用不足,在實際生產中應用該工藝的還未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