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手機網(wǎng)
醫(yī)學教育網(wǎng)手機網(wǎng)

手機網(wǎng)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醫(yī)學百科類 > 非處方藥 > 正文

戊己丸戊已丸

2012-08-01 12:18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組成】黃連(10克) 吳茱萸(10克) 白芍(10克)

【功用】疏肝理脾,清熱和胃。

【主治】肝脾不和證。胃痛吞酸,腹痛泄瀉。

【用法】為未,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6克),濃煎米飲下,空心日三服。(現(xiàn)代用法:亦可作湯劑,水煎服)。

【類別】清熱類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戊己丸

【處方】黃連300g 吳茱萸(制)50g 白芍(炒)300g

【制法】上三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狀】為棕黃色的水丸;味苦,稍有麻辣感。

【功能與主治】瀉肝火,和脾胃。用于肝胃不和,口苦嘈雜,嘔吐吞酸,腹痛瀉痢。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次。

【貯藏】密封,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

戊已丸

【來源】《朱氏集驗方》卷六。

【組成】吳茱萸(川中者,湯洗兩三次) 黃連(去須,好酒浸)各等分

【用法】研細末,米糊為丸。空腹時服30丸。赤痢,當歸、黃連、甘草湯下;白痢,茱萸、生姜湯下。

【功用】清熱化濕,溫中止痛。

【主治】赤白痢。

戊己丸

【藥物組成】甘草、木香、罌粟殼、烏梅、赤芍藥各等分。

【處方來源】《普濟方》卷二一二。

方劑主治】腸胃虛滑,下痢無度,膿血相雜。

【制備方法】上為末。

【用法用量】每服2錢,空心米飲送下。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