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種海藻都有其固定的潮位,主要和所含色素的種類與含量比例有關(guān),不同色素所須的光線波長不同,隨著光線強度及光質(zhì)的變化,藻類的分布也受影響。一般在較陰暗處或深海中,藻紅素與藻藍素比葉綠素更能有效地吸收藍、綠光,故只含葉綠素及胡蘿卜素的綠藻,其棲息地多靠近水淺之處。而低潮線附近及深海部分則多為紅藻類。此外,地形、底質(zhì)、溫度、濕度、鹽度、潮汐、風(fēng)浪、洋流、污染物、動物掘食、藻類間的相互競爭等因素,也都會影響海藻的生長與分布。
以臺灣海邊常見的海藻為例,在海水淹不到但浪花可濺及的飛沫帶,在秋末至春初時,北部、東北部沿岸主要以頭發(fā)菜、紫菜、海蘿及鐵釘菜為主,在南部及東部海岸則以柔弱卷枝藻、鞘絲藻及海雹菜等為主。這些海藻本身有膠質(zhì)保護,可忍受長時間的干旱及炙熱,常在陽光下曝曬個三、五天,依然不枯不萎,顯現(xiàn)強韌的生命力。但到夏季時,飛沫帶則是光禿禿一片。
潮間帶依潮汐的大潮、小潮變化,分為上部、中部及下部三區(qū)。在潮間帶上部,多屬于綠藻類,常見有膜狀的石莼、管狀的石發(fā)或絲狀的剛毛藻,都是可以忍受強光照射及每日二次漲退潮的干濕變化,尤其在冬、春季時,常在海蝕平臺上形成一片青蔥翠綠的“綠色地毯”。在夏季,此區(qū)和飛沫帶一樣,巖石上多是裸露光禿,但在潮池內(nèi)或有遮陰之處,則仍可發(fā)現(xiàn)它們的蹤影。
在潮間帶中部,主要以褐藻類為主,綠藻為輔。冬、春季時,常見有囊藻、團扇藻、水窗藻、棲狀褐茸藻、裂片石莼、網(wǎng)球藻等,尤其在三、四月間有浪拍擊的地方,北部以小海帶的數(shù)量最多,到了夏、秋季,這些藻類大多消失不見。
在潮間帶下部及低潮線附近,則以紅藻類為主。常見的有沙菜、凹頂藻、龍須菜、小杉藻、角叉菜、匍扇藻。尤其在低潮線附近有海浪拍打的地區(qū),則以小珊瑚藻、邊孢藻、石花菜、翼枝菜、馬尾藻、牛角樹、繁枝蜈蚣藻等最為常見。這些藻類能忍受海浪的直接撲打及海流的沖擊,其中,珊瑚藻及邊孢藻等,可以從海水中吸收石灰質(zhì)蓄積體內(nèi),一方面增強骨架,抵抗水流,一方面降低體內(nèi)有機質(zhì)的比例,使其它海洋生物不愛啃食,也有助于珊瑚的造礁。
這些在潮間帶五顏六色的藻類,一到夏天,就逐漸消失了,但在潮間帶以下,終年為海水所覆蓋的亞潮帶,則一年四季均可見到各式各樣藻類繁生。常見的有馬尾藻、松藻、蕨藻、海木耳、石花菜、雞冠菜、麒麟菜、海膜、蜈蚣藻等,尤其馬尾藻常在六、七月間大量生長,形成小型的馬尾藻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