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應用蜚蠊入藥甚早,我國第一本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就將其列入中品,之后諸多本草著作均有記錄,《本草綱目》曰:“蜚蠊,行夜,蛗螽三種,西南夷皆食之,混呼為負盤俗又訛盤為婆,而諱稱為香娘子也。”漢中與西南地帶皆可取之食用,并謔稱為香娘子。由此可見,蜚蠊作藥用已有較長歷史,而現(xiàn)今用于康復新液成藥中,現(xiàn)亦有美洲大蠊精粉等現(xiàn)代中藥飲片出現(xiàn)。
蜚蠊科動物全世界已知約44屬525種,我國記載10屬39種,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蜚蠊科入藥動物作了“身似蠶蛾,腹背俱赤,兩翅能飛”的描述,而這是美洲大蠊獨有的特征。
寒,咸。歸肝、脾、腎經。
活血散瘀,解毒消疳,利尿消腫。用于癥瘕積聚,小兒疳積,腳氣水腫,疔瘡、腫毒及蟲蛇咬傷。
1.《神農本草經》:主血瘀,癥堅、寒熱,破積聚,喉咽痹。
2.《名醫(yī)別錄》:通利血脈。
3.《唐本草》:食之下氣。
4.《本草綱目》:主瘀血,癥堅,寒熱,下氣,利血脈。
5.《分類草藥性》:治一切飲食諸毒。同蜈蚣搗爛包魚口,消瘡,敷結毒,治喉娥。
6.《陸川本草》:驅風解熱,通血脈。治腫瘍(外敷)。
1.治療癌癥
在西南地區(qū)民間流傳有美洲大蠊輔助治療癌癥的說法,流傳上百年,現(xiàn)今很多患者仍在服用其作為重
要輔助治療手段。央視10套(科教頻道)的《走進科學》欄目也于2007年12月9日和19日用了兩期做了一
個主題——“老潘和蟑螂”,講述了一個攀枝花老人用蟑螂(美洲大蠊)輔助治療鼻咽癌,20年未復發(fā),
并且健康生活的故事。
2.治療肝病
中醫(yī)認為美洲大蠊有“解毒消疳,利尿消腫”,常被用于肝臟疾病,特別是肝硬化、肝腹水的治療。
3.提高免疫力
四川西南部的攀西地區(qū)一直有用美洲大蠊烘焙磨粉,給免疫力低下的老人和孩子服用,以提升免疫力
、改善虛弱癥狀的藥用習慣。
4.治療創(chuàng)傷
西南多個少數(shù)民族都有將蟑螂(美洲大蠊)作為創(chuàng)傷治療藥物的習慣??谷諔?zhàn)爭時期,遠征軍在中緬
邊境作戰(zhàn)時缺醫(yī)少藥,遇到刀傷、槍傷、蛇蟲咬傷等外傷時,常就地取材使用當?shù)厣贁?shù)民族的治療方式—
—“將美洲大蠊搗碎,敷于創(chuàng)面”,效果十分顯著。
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
研究所用原料為蜚蠊中可以入藥的美洲大蠊成年蟲體:
1、抗腫瘤作用
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體外對慢性髓源性白血?。↘562)、原髓細胞白血病(HL60)、小鼠白血?。≒388D1)細胞株,鼻咽癌(CNE)、肺癌(A549)、口腔上皮癌(KB)細胞株,卵巢癌(HO8910)、宮頸癌(Hela)和前列腺癌(PC3)細胞株,食管癌(Ecal09)、胃腺癌(BGC823)、結腸癌(LS174T)細胞株具有生長抑制作用;體外對胃癌BGC-823細胞的抑制作用與順鉑(DDP)相似,且呈時間和濃度依賴關系。美洲大蠊提取物對小鼠Lewis肺癌和3LL肺癌瘤組織的生長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可促進腫瘤細胞凋亡。
2、提高免疫作用
美洲大蠊蟲粉對環(huán)磷酰胺所導致的免疫力低下小鼠不僅有非特異性免疫調節(jié)作用,對細胞特異性免疫和體液特異性免疫均有提高的作用。
3、保肝作用
美洲大蠊水提取物和室溫下水攪拌提取物對CCl4致小鼠肝損傷均有一定保護作用。
4、促進組織修復作用
美洲大蠊提取物能非常明顯的促進小鼠創(chuàng)面和燒傷模型肉芽組織增生,并出現(xiàn)相應的量效關系。
美洲大連提取物對家兔創(chuàng)面、燒傷及潰瘍模型創(chuàng)傷愈合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美洲大蠊提取物對小鼠應急型潰瘍模型及乙醇型胃黏膜損傷保護效果明顯。
美洲大蠊蟲粉能降低腹瀉小鼠血清的MDA含量,提高SOD、GSH-PX和T-AOC的活力,從而有效拮抗自由基對機體的損傷;而且不僅能降低腸道大腸桿菌的數(shù)量,而且能使發(fā)生病理變化的腸黏膜及絨毛修復完好。
5、抗炎、鎮(zhèn)痛作用
美洲大蠊提取物可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腫、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跖腫脹,可使醋酸所致的扭體次數(shù)明顯減少,并使小鼠熱板法痛闞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