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dǎo)
軟蒺藜 (《山東中草藥手冊》)
【異名】白蒺藜(《山東中草藥手冊》),堿灰菜、麻落粒(《內(nèi)蒙古中草藥》),大灰條、灰菜(《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
【來源】為藜科植物西伯利亞濱藜的果實(shí)。
【植物形態(tài)】西伯利亞濱藜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
莖直立,鈍四棱形,通常自基部分枝,有白粉粒;枝斜升,有條紋。
葉互生,菱狀卵形,長3~5厘米,寬1.5~3厘米,先端微鈍,基部寬楔形,邊緣通常有波狀鈍鋸齒,中部的一對(duì)齒較大,成裂片狀,下面密生粉粒,灰白色;葉柄短。
團(tuán)傘花宇,幾遍布葉腋;花單性;雄花花被片5,雄蕊3~5;雌花無花被,為2個(gè)合生苞片包圍;果期苞片膨大,木質(zhì),生短棘狀突起,頂緣牙齒狀,基部楔形,有短柄。
胞果卵形或近圓形。
種子直立,紅褐色或淡黃褐色,長2~2.5毫米。
花期8~9月。
果期10月。
生于鹽堿灘、湖邊、河岸和固定沙丘上,或見于草地、宅旁和路邊等地。
分布東北、西北、華北各地。
【采集】8~9月采收,割取全草,曬干,打下果實(shí),碾去硬刺后備用。
【性味】苦,平。
①《山東中草藥手冊》:苦,溫。
②《內(nèi)蒙古中草藥》:苦微酸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