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降鈣素基因相關肽受體拮抗劑對偏頭痛惡心的治療作用”相關內容,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內容:
頭痛是偏頭痛發(fā)作期間的主要癥狀,然而,偏頭痛的伴隨癥狀,如畏光、畏聲、惡心和嘔吐可能比頭痛本身更加讓患者煩惱。有研究報道大約60-95%的偏頭痛患者出現(xiàn)惡心,50-62%的偏頭痛患者發(fā)作期間出現(xiàn)嘔吐。急性偏頭痛治療臨床試驗中的傳統(tǒng)療效評估側重于頭痛、惡心、畏光,將恐懼癥作為共同的主要療效終點。
2018年2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發(fā)布了偏頭痛急性治療藥物開發(fā)指南草案,建議試驗設計時采用兩個共同的主要結果指標:無疼痛和無最煩人癥狀,這兩個指標在服用研究藥物后2小時評估。惡心的病理生理學很復雜,與胃腸和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失調有關,主要涉及6種神經遞質,包括5-羥色胺、多巴胺、神經激肽、P物質、乙酰膽堿和降鈣素基因相關肽。降鈣素基因相關肽是抑制性感覺神經元的一種重要神經遞質,有人推測,貯液功能紊亂可能導致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降鈣素基因相關肽受體拮抗劑又稱gepant類藥物。
有分析14篇發(fā)表文章的65項臨床試驗中的23008名參與者(10770名受試者參與了gepant治療組,12238名受試者參與了安慰劑組或非gepant組),結論提示有足夠的證據支持gepant類藥物對治療發(fā)作性偏頭痛惡心有療效。有研究推測gepant類藥物的抗惡心作用可能與阻斷這些胃腸道CGRP受體有關。盡管gepant類藥物限制了血腦屏障的穿透,它們的抗惡心效果可能涉及到延髓內沒有血腦屏障的大腦區(qū)域。
此外,研究表明,降鈣素基因相關肽存在于耳蝸和前庭末端器官以及延髓內的前庭核團。前庭障礙如眩暈在偏頭痛中很常見,并導致惡心的發(fā)生率?;谶@些可能性,我們假設gepant類藥物可能具對周期性嘔吐障礙、腸易激綜合征和胃輕癱有作用。
以上為“降鈣素基因相關肽受體拮抗劑對偏頭痛惡心的治療作用”全部內容,由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想了解更多醫(yī)學疾病類知識,請隨時關注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