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紅熱的病因與流行病學是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是本病的致病菌。主要通過空氣飛沫直接傳播。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地備考復習護士考試,專門整理了如下。
一、猩紅熱的臨床表現
1.皮疹
多在發(fā)熱后第2日出現;始于耳后,頸部及上胸部。皮疹特點為針尖大小的充血性皮疹,壓之退色,觸之有砂紙感,疹間無正常皮膚,有癢感。肘窩、腹股溝等處皮疹密集,易摩擦出血呈紫紅色線狀,稱為帕氏線。面部僅有充血而無皮疹,口鼻周圍充血不明顯,相比之下略顯蒼白,稱為“口周蒼白圈”,病初舌被覆白苔,3~4日后白苔脫落,舌乳頭紅腫突起,稱為楊梅舌”軀干為康皮樣脫屑,手掌足底可見大片狀脫皮,呈“手套”、“襪套”狀。無色素沉著。
2.發(fā)熱
多為高熱,伴頭痛、乏力、全身不適等。
3.咽峽炎
咽部、扁桃體充血、腫脹,表面有膿性滲出物。
4.常見并發(fā)癥為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主要有急性腎小球腎炎、風濕病等。
二、治療原則
青霉素為首選藥物。對青霉素過敏或耐藥者可用紅霉素或頭孢菌素治療。
【總結提示】
下列疾病均首選青霉素治療:猩紅熱、肺炎鏈球菌肺炎、梅毒、破傷風、小兒急性腎小球腎炎合并鏈球菌感染等。
以上就是“猩紅熱的臨床表現與治療首選藥物”的全部內容啦,想要了解更多2020年護士資格考試精華高頻知識點歡迎關注醫(yī)學教育網2020年護士資格考試欄目!這里有2020年護士資格考試政策動態(tài)、精華資料及備考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