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靜脈曲張的手術治療護理是主管護師考試可能涉及到的知識點,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了相關知識點,供考生參考。
下肢靜脈曲張的手術治療護理:
手術前護理①按外科一般手術護理常規(guī)護理。②手術前數日抬高患肢20°~30°,可減輕癥狀,利于手術后切口愈合。下床活動時應穿彈力襪或用彈力繃帶。③下肢靜脈曲張并發(fā)小腿潰瘍并有急性水腫者,應予臥床休息,加強換藥,保持創(chuàng)面清潔;同時做創(chuàng)面細菌培養(yǎng)及抗生素敏感試驗,手術前開始用藥。手術日晨將潰瘍處再換藥1次,并用無菌治療巾包好,以免污染手術野。④認真做好手術野皮膚準備工作,需按患側腹股溝手術備皮范圍及同側整個下肢,直達足趾。注意清洗肛門和會陰部。若手術中需植皮時,還應做好供皮部位的皮膚準備。⑤手術前1日用甲紫或記號筆畫出曲張靜脈的行徑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手術后護理①對行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加分段剝脫術后的病人。手術后抬高患肢20°~30°,同時做足背伸屈運動,以促進靜脈血回流;及早將患肢用彈性繃帶自足背向大腿方向加壓包扎,防止靜脈剝脫部位出血。注意保持彈性繃帶適宜的松緊度,應從足趾至腹股溝部位均勻纏繞1~2個月。如無異常情況,手術后24~48小時應鼓勵病人下地行走。但要避免過久站立或靜立不動、靜坐。②手術后第1日患側足背若有水腫,多因靜脈回流不暢及患肢繃帶加壓包扎過緊所致。如患肢疼痛應及時松開彈力繃帶重新包扎,或穿彈力襪。發(fā)現(xiàn)有局部出血、感染或血栓性靜脈炎等并發(fā)癥的征象時,應及時報告醫(yī)師,并協(xié)助妥善處理。③有慢性潰瘍者,應繼續(xù)換藥直至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