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療濕瘡常用的中藥有哪些?
治療濕瘡,中醫(yī)常采用清熱利濕、解毒止癢的原則。常用的中藥有:
1. 地膚子:具有清熱利濕、祛風止癢的功效,適用于濕疹、皮膚瘙癢等癥狀。
2. 苦參:能夠清熱燥濕、殺蟲止癢,對濕瘡伴有瘙癢癥狀效果較好。
3. 黃柏:有清熱解毒、燥濕止帶的作用,常用于治療濕熱帶下及濕瘡等癥。
4. 白鮮皮:能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對于因濕熱引起的皮膚紅腫疼痛有一定療效。
5. 茵陳蒿:具有良好的利水滲濕功能,可輔助治療體內濕氣過重導致的皮膚病。
6. 金銀花:清熱解毒,對于伴有感染跡象的濕瘡尤為適用。
7. 防風:可以散寒除濕、祛風止痛,適用于外感風邪或風濕所致的各種皮膚疾病。
8. 赤芍: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不良引起的問題。
以上藥物在臨床應用時需根據患者具體病情辨證施治,并遵醫(yī)囑使用。
2025年醫(yī)師資格考試大綱及教材已經陸續(xù)公布(點擊查看>>),各位考生要提前開始備考復習!開年福利,醫(yī)學教育網2025年醫(yī)師資格考試《歷年考點題》30天體驗版,3人拼團0.1元解鎖!活動時間&名額有限,速來搶購?。?!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