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主講:網(wǎng)校老師 6月11日19:00-21:30
詳情主講:網(wǎng)校老師 6月12日19:00-21:00
詳情從去年的考試情況來看,中醫(yī)基礎理論仍是學習的重點,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備考復習,醫(yī)學教育網(wǎng)特為大家整理了中醫(yī)基礎理論中的經絡知識點總結,干貨來襲,快快收藏!
經絡組成
1.經脈
正經:十二經脈:手三陰三陽、足三陰三陽;十二經別(離、入、出、合)。
奇經:督、任、沖、帶、陰蹺、陽蹺、陰維、陽維(十二經脈氣血有余,則流注于奇經八脈)。
連屬:經筋,為十二經脈之氣“結、聚、散、絡”于筋肉、關節(jié)的體系。(連綴百骸,維絡周身,主司關節(jié)活動)
皮部:十二經脈功能活動反映于體表的部位,亦是絡脈之氣散布之所在。
2.絡脈
別絡:是較大的和主要的絡脈,共有十五。(十二經脈、督任、脾之大絡)
浮絡:是循行于人體淺表部位而常浮現(xiàn)的絡脈。
孫絡:又叫孫脈,是最細小的絡脈。
十二經脈
1.十二經脈走向交接:
手三陰經(胸腔)→手三陽經(手指末端)→足三陽經(頭面部)→足三陰經(足趾末端)→手三陰經(腹腔、胸腔)
▲陰經與陽經交于手足,陽經與陽經交于頭面(頭為諸陽之會),陰經與陰經交于胸部。
2.十二經脈分布:
(1)頭面:手足陽明經行于面部、額部;手太陽經行于面頰部;足太陽經行于頭頂及頭后部;手足少陽經行于頭側部。
(2)四肢:陰經分布在內側面,陽經分布在外側面。
①上肢內側:手太陰經在前緣,手厥陰經在中線,手少陰經在后緣。(太、厥、少)
②上肢外側:手陽明經在前緣,手少陽經在中線,手太陽經在后緣。(陽、少、太)
③下肢內側:足太陰經在前緣,足厥陰經在中線,足少陰經在后緣。(太、厥、少)
【內踝上八寸以上】足太陰脾經在前緣,足厥陰肝經在中線。
【內踝上八寸以下】足厥陰肝經在前緣,足太陰脾經在中線。
④下肢外側:足陽明經在前緣,足少陽經在中線,足太陽經在后緣。(陽、少、太)
(3)軀干:
①手三陽經行于肩胛部;手三陰經行于腋部;足太陽經行于腰背部;足少陽經行于側面;
②足三陰經及足陽明經行于胸腹部,其中,自胸腹正中線向外的順序依次為:足少陰、足陽明、足太陰、足厥陰。
3.表里、流注:
肺大胃脾心小腸,膀腎包焦膽肝藏。
奇經八脈
1.督脈
(1)循行(主干):起于胞中,下出會陰,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項后風府穴處進入顱內,絡腦,并由項沿頭部正中線,經頭頂、額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帶處。
(2)功能:總督一身陽經(陽脈之海);與腦、脊髓、腎有密切聯(lián)系。
2.任脈
(1)循行:起于胞中,下出會陰,經陰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線上行,至喉嚨,上行至下頜部,環(huán)繞口唇,分行至目眶下。
(2)功能:總任一身之陰經(陰脈之海);與女子妊娠有關(任主胞胎)。
3.沖脈
(1)循行:起于胞中,下出會陰后,從氣街部起與足少陰經相并,夾臍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經喉,環(huán)繞口唇,到目眶下。
(2)功能:氣血要沖,調節(jié)十二經氣血(十二經脈之海);與月經密切聯(lián)系(血海)。
4.帶脈
(1)循行:起于季脅,斜向下行到帶脈穴,繞身一周。在腹面的帶脈下垂到少腹。
(2)功能:約束縱行諸脈。
經絡生理功能
溝通聯(lián)系、運輸灌溉、感應傳到、調節(jié)作用。
經絡學說應用
闡釋病理變化及傳變、指導疾病診斷、指導治療。
相關推薦:
〖醫(yī)學教育網(wǎng)版權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醫(yī)學教育網(wǎng)2020年推出了中醫(yī)內科主治醫(yī)師考試全新輔導課程,通過針對性地講解、訓練、答疑、???,對學習過程進行指導,幫助同學們提升備考效果,考生可根據(jù)個人實際情況,自由選擇符合自身特點的輔導班次學習! 點擊詳情了解>>
主講:網(wǎng)校老師 6月11日19:00-21:30
詳情主講:網(wǎng)校老師 6月12日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