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們了解了方劑學在考試中所占分值,總結了方劑學中的藥物比例、不需要背組成的方劑、發(fā)熱類型對應方劑、主治對應方劑,這次我們來比較一下大小方劑,確保遇到大小方劑問題不會再犯迷糊。方劑不好學,那我們就一點點搞定它。不服輸、不認輸才不會輸。
一、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diào)胃承氣湯
方劑 |
功用 |
主治 |
組成 |
方歌 |
大承氣湯 |
峻下熱結 |
①“峻下劑”-痞、滿、燥、實之陽明熱結重證。
②熱結旁流證。
③里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fā)狂等。 |
大黃(實)、
芒硝(燥)、
厚樸(滿)、
枳實(痞)。
趣記:皇后只是笑 |
大承氣湯大黃硝,枳實厚樸先煮好,峻下熱結急存陰,陽明腑實重癥療。去硝名為小承氣,輕下熱結用之效,調(diào)胃承氣硝黃草,緩下熱結此方饒。 |
小承氣湯 |
輕下熱結,
除滿消痞 |
“輕下劑”-痞、滿、實之陽明熱結輕證 |
大黃、厚樸、枳實 |
調(diào)胃承氣湯 |
緩下熱結 |
“緩下劑”-燥、實而無痞、滿之證 |
大黃、芒硝、甘草
|
臨床學科運用:中西醫(yī)/中醫(yī)內(nèi)科學——腹痛——濕熱壅滯證——大承氣湯。
中西醫(yī)兒科學——腹痛——胃腸結熱——大承氣湯
二、大/小柴胡湯
方劑 |
功用 |
主治 |
辨證要點 |
配伍意義及組成 |
小柴胡湯 |
和解少陽 |
①傷寒少陽證;②熱入血室證;
③黃疸、瘧疾,以及內(nèi)傷雜病而見少陽證者。 |
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干,苔白,脈弦 |
和解少陽—柴胡、黃芩
降逆止嘔—半夏、生姜
扶正祛邪—人參、大棗、炙甘草 |
大柴胡湯 |
和解少陽,
內(nèi)瀉熱結 |
少陽陽明合病 |
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不止,郁郁微煩,心下痞硬或滿痛,大便不解,舌苔黃,脈弦數(shù)有力 |
瀉陽明熱結,行氣消痞—大黃、枳實(無厚樸)
緩急止痛—芍藥
組成為小柴胡湯+小承氣湯兩方加減合成(去人參、甘草+大黃、枳實、芍藥) |
臨床學科運用:中醫(yī)婦科學——經(jīng)行感冒——邪入少陽證——小柴胡湯
中醫(yī)內(nèi)科學——陽黃——膽腑郁熱證——大柴胡湯
中醫(yī)外科學——腸癰——濕熱證——復方大柴胡湯
三、小建中湯/大建中湯
方劑 |
功用 |
主治 |
辨證要點 |
配伍意義 |
方歌 |
小建中湯 |
溫中補虛,和里緩急 |
中焦虛寒,肝脾不和證 |
腹中拘急疼痛,喜溫喜按 |
飴糖+桂枝-辛甘化陽
芍藥+甘草-酸甘化陰(芍藥-緩急止痛。
大柴胡湯、麻子仁丸均有芍藥)
組成:桂枝湯倍芍藥加飴糖而成(生姜) |
小建中湯君飴糖,方含桂枝加芍湯,溫中補虛和緩急,虛勞里急腹痛康?!?/td>
|
大建中湯 |
溫中補虛,降逆止痛 |
中陽衰弱,陰寒內(nèi)盛之脘腹劇痛證 |
腹痛連及胸脘,痛勢劇烈,上下走竄,攻撐作痛,嘔吐劇烈 |
蜀椒、干姜、人參、膠飴
趣記:人嚼姜糖 |
大建中湯建中陽,蜀椒干姜參飴糖,陰盛陽虛腹冷痛,溫補中焦止痛強?!?/td>
|
臨床學科運用:中西醫(yī)/中醫(yī)內(nèi)科學——腹痛——中虛臟寒證——小建中湯。
中西醫(yī)兒科學——腹痛——脾胃虛寒——小建中湯合理中丸
區(qū)別:中西醫(yī)兒科學——腹痛——腹部中寒——養(yǎng)臟散
四、大陷胸湯/小陷胸湯(助理無)
方劑 |
功用 |
主治 |
辨證要點 |
組成 |
方歌 |
大陷胸湯 |
瀉熱逐水 |
水熱互結之結胸證 |
從心下至少腹硬滿疼痛,手不可近,大便秘結,舌紅 |
大黃、芒硝、甘遂(君)
大黃先煎,取其“治上者治宜緩”之意。 |
大陷胸湯用硝黃,甘遂為末共成方;專治水熱結胸證,瀉熱逐水效專長?!?/td>
|
小陷胸湯 |
清熱化痰,寬胸散結 |
痰熱互結證 |
胸脘痞悶,按之則痛,或咳痰黃稠,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td>
| 黃連、半夏、瓜蔞實(君)
趣記:拌黃瓜 |
小陷胸湯連夏蔞,寬胸散結滌痰優(yōu),痰熱內(nèi)結痞滿痛,苔黃脈滑此方求?!?/td>
|
五、另附總結詩一首:
大小兄弟要記牢,
承氣柴胡建中湯,
大小陷胸互結證,
大湯證重小湯輕。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原創(chuàng),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