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醫(yī)藥商品儲運員考試,以下是“研究方法:整體動物實驗”,請考生查看!
整體動物實驗一般應用小鼠、大鼠、兔、貓、猴、狗,根據不同情況可用正常動物、麻醉動物、病理模型動物。
1.觀察藥物對動物行為影響,是研究中樞神經系統(tǒng)藥物作用的基該方法之一。最常用正常動物。如將動物的行為分級,對用藥組和對照組動物進行細心觀察,并按分級法打分,求出平均數,進行顯著性測驗,從而可判定新藥是中樞抑制作用還是中樞興奮作用。用轉棒法觀察動物的協(xié)調運動,是測定新藥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抑制作用和對骨骼肌松弛張作用的最簡單而經典的方法。觀察藥物對記憶力和影響,以及測定藥物的依賴性實驗都是用正常動物。
2.觀測藥物對疾病的療效,則常用病理模型動物。
⑴研究抗精神病藥:常用去水嗎啡造成大白鼠舔、嗅、咬等定向行為,從而觀測新藥的安定作用。
⑵研究抗驚厥藥物時:常用電驚厥法,化學物質引起的驚厥法,如戊四唑、苦味毒等造成動物驚厥模型,從而觀測藥物的抗驚厥作用。
⑶研究鎮(zhèn)痛藥物時:常用熱刺激法,如小白鼠熱板法,電刺激小白鼠尾部法以及化學刺激法,如用酒石酸銻鉀腹腔注射造成扭體反應,從而觀測鎮(zhèn)痛藥的作用。
⑷研究抗炎藥物:用定量的致炎劑如雞蛋清、右旋糖酐等注入大白鼠踝部皮下,造成關節(jié)腫脹,測定用藥前后的腫脹程度,從而觀測抗炎藥物的作用。
⑸研究抗高血壓藥物:用線結扎狗或家兔腎動脈,造成腎性高血壓?;蚴勾蟀资箝L期處在噪音刺激中,以誘發(fā)神經源性高血壓等,是觀察抗高血壓藥物的最常用方法。
⑹研究抗心律失常藥物:用氯仿、腎上腺素、烏頭堿等誘發(fā)小白鼠或大白鼠心律失常,或將電析直接聯在心房或心室誘發(fā)房顫或室顫,是評價抗心心律失常藥的常用新方法。
⑺抗?jié)兯幬锏难芯亢驮u價:常采用大白鼠或豚鼠制備實驗性潰瘍模型。方法有應激性刺激法(如將大白鼠浸于20℃水中)、組織胺法、幽門結扎法等誘發(fā)潰瘍。其中以應激法較優(yōu),成功率達100%,更為常用。
⑻研究鎮(zhèn)咳藥:貓靜脈注射致咳物二甲苯基哌嗪,引起咳嗽發(fā)生咳嗽次數在一定范圍內與致咳物劑量呈線性關系。這是研究評價鎮(zhèn)咳藥的好方法。
⑼研究抗糖尿病藥:給兔、大白鼠、狗、貓、猴、羊靜脈注射四氧嘧啶,選擇性地損傷胰腺β-細胞,引起實驗動物糖尿病,是經典的研究抗糖尿病的方法。
⑽研究抗腫瘤病藥:動物移植腫瘤,用來評價研究腫瘤藥,是目前發(fā)現腫瘤藥最多的途徑。
⑾研究抗微生物藥:將致病微生物接種小白鼠、計數死亡數,是抗微生物藥實驗室評價的常用方法。
3.用整體動物實驗時,常用麻醉動物,但應注意麻醉深度的控制和麻醉藥物的選擇。如在研究評價鎮(zhèn)咳藥物時,麻醉過深則明顯抑制咳嗽反射,從而影響實驗結果。在研究藥物對子宮影響時,最好不用乙醚和氯仿,而選用戊巴比妥鈉。因前者對子宮有明顯抑制,而后者只要劑量適當,不影響子宮活動。
以上即為醫(yī)藥商品儲運員考試“研究方法:整體動物實驗”的全部內容,更多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