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蒸、煮、燀法及其他制法是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一》常考知識點,為了幫助廣大執(zhí)業(yè)藥師考生備考,小編為大家整理出如下相關知識:
【考情分析】
此知識點在2015年、2016年考試中有涉及,主要考查方式為最佳選擇題和綜合分析選擇題,預計今年分值為3~4分。
考頻指數:★★★★★
【具體內容】
(1)蒸法
①何首烏:詳見Top6
②黃精:蒸制后補脾潤肺益腎功能增強,并可以除去麻味,以避免對咽喉的刺激。
③地黃:熟地黃藥性由寒轉溫,功效由清轉補,可以借酒力行散,起到行藥勢、通血脈作用。具有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的功能。用于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眩暈,耳鳴,須發(fā)早白。
(2)煮法
川烏、附子:詳見Top2.
(3)燀法
苦杏仁:通過此法可以除去非藥用部位;白扁豆:通過此法可以分離不同的藥用部位,扁豆衣偏于祛暑化濕。
(4)其他制法
①天南星、半夏采用復制法,通過此法可以降低毒性,其中半夏姜炙之后可以降逆止嘔、溫中化痰,用甘草和生石灰炮制之后可以祛寒痰、調和脾胃。
②巴豆采用去油制霜法,可以降低毒性,緩和瀉下作用。
③肉豆蔻采用煨法可以去除部分油脂,免于滑腸,增強固腸止瀉作用。
⑤朱砂和雄黃采用水飛法進行炮制,芒硝采用提凈法進行炮制。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蒸、煮、燀法及其他制法的相關知識,希望以上內容對廣大執(zhí)業(yè)藥師考生們有幫助!更多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相關資訊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