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

切換欄目
當前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醫(yī)學百科 > 醫(yī)學萬花筒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首都醫(yī)科大學藥學院藥物研究所

2015-09-23 14:30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    打印 | 收藏 |
字號

| |

首都醫(yī)科大學藥學院藥物研究所:

首都醫(yī)科大學藥物研究所2004年批準設立,合署化學生物學與藥學院。

藥物研究所針對血栓、腫瘤、骨質疏松和重金屬中毒等疾病,研究多肽及小分子藥物先導結構、篩選候選化合物和發(fā)明候選藥物,為普惠健康保障體系提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溶血栓、抗腫瘤、抗骨質疏松和排體內重金屬的新藥。同時,藥物研究所也向國內外科研機構和制藥企業(yè)輸送既懂藥物設計、合成、鑒定,又懂藥效學、藥物毒理,和機理研究的碩士和博士,形成藥物研究所的特色。

藥物研究所人員隊伍結構合理,現有教授3名,博導2名。副教授8名,平均年齡40歲。40歲以下骨干都有博士學位、留學經歷、發(fā)表國外SCI論文經歷和在研項目等,構成本重點實驗室的四項優(yōu)勢。

自藥物研究所成立以來共發(fā)表外SCI論文103篇(IF=2-5),其中3篇受刊物邀請為封面文章發(fā)表。獲得發(fā)明專利228項,其中授權99項,轉讓專利2項,合同金額350萬。承擔國家級課題21項,總經費1179萬元,其他課題27項,總經費441萬醫(yī)|學教育網整理。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高等教育教學二等獎2項;出版國內專著1部,受Wiley出版社邀請主編專著1部(2009),參編1章(2007);出版英文教材2部。此外,中心借助開放課題與臺灣、歐美等地的制藥企業(yè)與科研院所展開合作交流,共同發(fā)表SCI文章25篇。

研究所目前有3300M2,并購置了各種相關的大型儀器,例如,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的Discovery studio 2.1和Cerius2 4.11的工作站、300 MNMR、500 MNMR、800 MNMR等3臺核磁共振儀;ESR順磁共振儀;ESI-MS-MS、MALDI-TOF、Q-TOF、FT-MS,以及ICP等5臺質譜儀;UV、二極管陣列、熒光、蒸發(fā)光散射等各種檢測器的高效液相色譜儀;TEM、SEM、AFM等顯微鏡;骨密度儀等生物活性評價儀器,設備總值近9000余萬,使研究方法多元化并多方位。搭建北京市制藥產業(yè)需求的專利技術轉移橋梁。

藥物研究所的未來目標是爭取形成年產出12篇高質量學術論文(其中IF值3.0以上超過30%)的科研能力;爭取形成年培養(yǎng)10名博士和30名碩士的人才培養(yǎng)能力。

退出
會 搜
特別推薦

1、凡本網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

4、聯系方式:

編輯信箱:mededit@cdeledu.com

電話: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