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 ||
---|---|---|
報名預(yù)約>> | 有問必答>> | 報考測評>> |
浮小麥的傳說:
浮小麥一名,最早見于古醫(yī)籍《太平圣惠方》一書。關(guān)于它的由來,有一則“王懷隱妙手偶得”的故事。
宋代太平興國年間,京城名醫(yī)王懷隱,有一天雨后放晴,到后院查看晾曬的中藥材,發(fā)現(xiàn)新購進一堆小麥,便問伙計:“這些又瘦又空的蛀小麥,何人送來?”伙計回答:“是城南張大戶送來的。”他正想再說什么,忽然來了一位急癥病人,那病人的丈夫?qū)ν鯌央[懇求說:“王先生,我娘子近來不知何故,整日心神不寧,常常發(fā)怒,有時哭笑無常,甚至還傷人毀物,真有點怕人。今請先生施恩,為她除病驅(qū)邪。”
王懷隱切了切那婦人的脈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又問了幾句病情,捋須笑道:“不必驚恐,此乃婦女臟躁癥也。”言畢,信手開了一方,上書:甘草、小麥、大棗三味藥,意用東漢醫(yī)圣張仲景《金匱要略》中的良方“甘麥大棗湯”,治療婦女更年期出現(xiàn)的精神與心理方面的癥狀。那漢子持藥扶病婦臨行時,又補充一句病情:“先生,我差點忘了,她還常常夜間出汗,汗液常濕透衣衫呢。”王懷隱點頭答道:“嗯,知道了,先治好臟躁癥再說吧。”
五日后,那婦人偕丈夫樂滋滋地來拜謝王懷隱,感激地說:“先生救苦救難的大德,我們夫婦終生難忘。真是藥到病除,不愧為杏林名醫(yī)呀。”王懷隱關(guān)切地問:“不急,今天再來治盜汗癥。”那婦人笑道:“不必了,已一并痊愈了。”王懷隱暗自思忖,難道甘麥大棗湯也有止盜汗的作用?后來,他有意以此方又治了幾個盜汗癥病人,由于用的是成熟飽滿的小麥,結(jié)果均不見效。他大惑不解,于是查閱唐代藥王孫思邈的《千金要方》,想尋求答案。
正當這時,店堂小伙計與張大戶的爭吵聲驚動了王懷隱。伙計手握一把張大戶送來的小麥說:“這樣的小麥我怎能收?你別以為做藥就可以將就些,這癟麥子你拿回去吧。”王懷隱聽罷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憶起上次那婦人所用的小麥就是張大戶送來的癟麥子,急忙上前道:“張老兄,你這麥子是……”未等先生說完,張大戶便紅著臉訴出了實情:“這是漂浮在水面上的麥子,我舍不得丟棄,我估計治病用大概可以吧,因此送來了。”王懷隱聽罷,從中似乎悟出了什么,便吩咐伙計:“暫且收下吧,另放一處,并注明‘浮小麥’三個字。”
后來,王懷隱用浮小麥試治盜汗、虛汗癥,果然治一個好一個,便逐漸認識到浮小麥的功效。太平興國三年,他與同道好友王祜、鄭奇、陳昭遇潛心研究張仲景的醫(yī)著,合編成《太平圣惠方》一書,并將浮小麥的功效記入該書。從此,“浮小麥”一藥便流行于世,并為歷代醫(yī)家沿用至今。
小麥,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藥用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中醫(yī)認為,小麥性味甘、涼,入脾、肺、心經(jīng),有養(yǎng)心除煩、健脾益腎、除熱止渴之功。養(yǎng)心安神以淮小麥為佳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用于斂汗止汗以浮小麥為宜。仲景名方“甘草小麥大棗湯”即以淮小麥為伍,有養(yǎng)心安神、和中緩急之功,是中醫(yī)治療臟躁癥的效方。浮小麥性味甘、咸、涼,入心、肺經(jīng),為作用溫和的止汗藥,善止一切虛汗?!侗静菥V目》言其“益氣除熱、止自汗盜汗、骨蒸虛熱、婦人勞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