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手機網
醫(yī)學教育網醫(yī)師資格手機網欄目

手機網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cdel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口腔醫(yī)學知識 > 口腔基礎 > 口腔解剖生理學 > 正文

三叉神經的組成

2015-05-19 14:21 醫(yī)學教育網
|

三叉神經的組成,自三叉神經結向前發(fā)出三支由周圍突組成的三條大的分支,至內向外依次為眼神經、上頜神經及下頜神經。

1.眼神經

眼神經(n.ophthalmicus)在三支中最小,只含有一般軀體感覺纖維,眼神經向前進入海綿竇外側壁,經眶上裂入眶,分布于額頂部、上瞼和鼻背皮膚,以及眼球、淚腺、結膜和部分鼻腔粘膜)。

(1)淚腺神經細小,沿眶外側壁、外直肌上緣前行至淚腺分布于淚腺和上瞼的皮膚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2)額神經較粗大,位于上瞼提肌的上方,分2~3支,其中眶上神經較大,經眶上切跡,分支分布于額頂部皮膚。

(3)鼻睫神經在上直肌的深面,越過視神經上方達眶內側壁。此神經分出許多分支,分別分布于眼球、蝶竇、篩竇、下瞼、淚囊、鼻腔粘膜和鼻背皮膚。

2.上頜神經

上頜神經(n.maxillaris)也是一般軀體感覺神經,自三叉神經節(jié)發(fā)出后,立即進入海綿竇外側壁,之后經圓孔出顱,進入翼腭窩,再經眶下裂入眶,續(xù)為眶下神經。上頜神經分支分布于上頜各牙、牙齦、上頜竇、鼻腔和口腔的粘膜以及瞼裂間的面部皮膚以及部分硬腦膜。

(1)眶下神經為上頜神經的終支,通過眶下溝、眶下管、出眶下孔至面部,分為數支分布于下瞼、鼻翼和上唇的皮膚。

(2)顴神經在翼腭窩內發(fā)出,經眶下裂入眶,穿眶外側壁至面部,分支分布于顴、顳部皮膚。顴神經在行程中發(fā)出由副交感節(jié)后神經纖維組成的小支與淚腺神經吻合,此支進入淚腺,控制淚腺分泌。

(3)上牙槽神經分為上牙槽前、中、后支。后支有2~3支,在翼腭窩內自上頜神經發(fā)出后,穿上頜骨體后面進入骨質。上牙槽前、中支從眶下神經分出,三支在上頜牙槽骨質內吻合,形成上牙叢,分支分布于上頜竇,上頜各牙和牙齦。

(4)翼腭神經也稱神經節(jié)支,為2~3條神經分支,從上頜神經主干行經翼腭窩上方的一段發(fā)出,向下連于翼腭神經節(jié),后分布于腭部和鼻腔的粘膜以及腭扁桃體。

3.下頜神經

下頜神經(n.mandibularis)為混合神經,是三支中最粗大的分支。自三叉神經節(jié)發(fā)出后,經卵圓孔出顱腔達顳下窩,立即分為許多支。其中特殊內臟運動纖維支配咀嚼肌。一般軀體感覺纖維分布于下頜各牙、牙齦、舌前2/3和口腔底粘膜以及耳顳區(qū)和口裂以下的面部皮膚。

(1)耳顳神經以兩根起始,向后包繞腦膜中動脈后合成一干,穿入腮腺實質內,與顳淺動脈伴行,向上分支布于耳廓前面和顳區(qū)皮膚以及腮腺。

(2)頰神經沿頰肌外面前行,穿此肌后分布于頰粘膜以及頰區(qū)直至口角的皮膚。

(3)舌神經在下牙槽神經的前方,經翼外肌深面下行,途中有面神經的鼓索從后方加入此神經。此后越過翼內肌淺面到達下頜下腺的上方,再沿舌骨舌肌的表面行至舌尖。舌神經分支分布于口腔底和舌前2/3的粘膜,接受一般軀體感覺的刺激。

(4)下牙槽神經為混合神經,含一般軀體感覺纖維和特殊內臟運動纖維。下牙槽神經在舌神經的后方,沿翼內肌的外側面下行,其中的特殊內臟運動纖維分出分支,支配下頜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一般軀體感覺纖維經下頜孔入下頜管。在下頜管內分支構成下牙叢,分支分布于下頜各牙和牙齦。其終支自頦孔穿出稱頦神經,分布于頦部及下唇的皮膚和粘膜。

(5)咀嚼肌神經為特殊內臟運動神經,分數支支配所有咀嚼肌。

醫(yī)師資格公眾號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直播課
免費直播|2021年口腔醫(yī)師備考攻略
【11月10日】老師鴻儒全面講解2021年口腔醫(yī)師備考攻略

直播時間:11月10日 19:30-21:00

主講老師:鴻儒

直播主題:2021年口腔醫(yī)師備考攻略全面講解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