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手機網
手機網欄目

手機網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衛(wèi)生網校 > 社區(qū)衛(wèi)生人員崗位培訓 > 正文

腰間盤突出的的臨床表現及檢查

2019-07-12 15:03 醫(yī)學教育網
|

腰間盤突出的的臨床表現及檢查”相信是準備參加社區(qū)衛(wèi)生人員崗位培訓的朋友關注的事情,為此,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以下內容,希望可以幫助您!

臨床表現

(一)癥狀

1.腰痛

是大多數患者最先出現的癥狀,發(fā)生率約91%.由于纖維環(huán)外層及后縱韌帶受到髓核刺激,經竇椎神經而產生下腰部感應痛,有時可伴有臀部疼痛。

2.下肢放射痛

雖然高位腰椎間盤突出(腰2~3、腰3~4)可以引起股神經痛,但臨床少見,不足5%.絕大多數患者是腰4~5、腰5~骶1間隙突出,表現為坐骨神經痛。典型坐骨神經痛是從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側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噴嚏和咳嗽等腹壓增高的情況下疼痛會加劇。放射痛的肢體多為一側,僅極少數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現為雙下肢癥狀。坐骨神經痛的原因有三:①破裂的椎間盤產生化學物質的刺激及自身免疫反應使神經根發(fā)生化學性炎癥;②突出的髓核壓迫或牽張已有炎癥的神經根,使其靜脈回流受阻,進一步加重水腫,使得對疼痛的敏感性增高;③受壓的神經根缺血。上述三種因素相互關連,互為加重因素。

3.馬尾神經癥狀

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脫垂、游離椎間盤組織壓迫馬尾神經,其主要表現為大、小便障礙,會陰和肛周感覺異常。嚴重者可出現大小便失控及雙下肢不完全性癱瘓等癥狀,臨床上少見。

(二)體征

1.一般體征

(1)腰椎側凸是一種為減輕疼痛的姿勢性代償畸形。視髓核突出的部位與神經根之間的關系不同而表現為脊柱彎向健側或彎向患側。如髓核突出的部位位于脊神經根內側,因脊柱向患側彎曲可使脊神經根的張力減低,所以腰椎彎向患側;反之,如突出物位于脊神經根外側,則腰椎多向健側彎曲。

(2)腰部活動受限大部分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動受限,急性期尤為明顯,其中以前屈受限最明顯,因為前屈位時可進一步促使髓核向后移位,并增加對受壓神經根的牽拉。

(3)壓痛、叩痛及骶棘肌痙攣壓痛及叩痛的部位基本上與病變的椎間隙相一致,80%~90%的病例呈陽性。叩痛以棘突處為明顯,系叩擊振動病變部所致。壓痛點主要位于椎旁1cm處,可出現沿坐骨神經放射痛。約1/3患者有腰部骶棘肌痙攣。

2.特殊體征

(1)直腿抬高試驗及加強試驗患者仰臥,伸膝,被動抬高患肢。正常人神經根有4mm滑動度,下肢抬高到60°~70°始感腘窩不適。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神經根受壓或粘連使滑動度減少或消失,抬高在60°以內即可出現坐骨神經痛,稱為直腿抬高試驗陽性。在陽性病人中,緩慢降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這時再被動屈曲患側踝關節(jié),再次誘發(fā)放射痛稱為加強試驗陽性。有時因髓核較大,抬高健側下肢也可牽拉硬脊膜誘發(fā)患側坐骨神經產生放射痛。

(2)股神經牽拉試驗患者取俯臥位,患肢膝關節(jié)完全伸直。檢查者將伸直的下肢高抬,使髖關節(jié)處于過伸位,當過伸到一定程度出現大腿前方股神經分布區(qū)域疼痛時,則為陽性。此項試驗主要用于檢查腰2~3和腰3~4椎間盤突出的患者。

3.神經系統(tǒng)表現

(1)感覺障礙視受累脊神經根的部位不同而出現該神經支配區(qū)感覺異常。陽性率達80%以上。早期多表現為皮膚感覺過敏,漸而出現麻木、刺痛及感覺減退。因受累神經根以單節(jié)單側為多,故感覺障礙范圍較??;但如果馬尾神經受累(中央型及中央旁型者),則感覺障礙范圍較廣泛。

(2)肌力下降70%~75%患者出現肌力下降,腰5神經根受累時,踝及趾背伸力下降,骶1神經根受累時,趾及足跖屈力下降。

(3)反射改變亦為本病易發(fā)生的典型體征之一。腰4神經根受累時,可出現膝跳反射障礙,早期表現為活躍,之后迅速變?yōu)榉瓷錅p退,腰5神經根受損時對反射多無影響。骶1神經根受累時則跟腱反射障礙。反射改變對受累神經的定位意義較大。

檢查項目

1.腰椎X線平片

單純X線平片不能直接反應是否存在椎間盤突出,但X線片上有時可見椎間隙變窄、椎體邊緣增生等退行性改變,是一種間接的提示,部分患者可以有脊柱偏斜、脊柱側凸。此外,X線平片可以發(fā)現有無結核、腫瘤等骨病,有重要的鑒別診斷意義。

2.CT檢查

可較清楚地顯示椎間盤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態(tài)和神經根、硬脊膜囊受壓移位的情況,同時可顯示椎板及黃韌帶肥厚、小關節(jié)增生肥大、椎管及側隱窩狹窄等情況,對本病有較大的診斷價值,目前已普遍采用。

3.磁共振(MRI)檢查

MRI無放射性損害,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MRI可以全面地觀察腰椎間盤是否病變,并通過不同層面的矢狀面影像及所累及椎間盤的橫切位影像,清晰地顯示椎間盤突出的形態(tài)及其與硬膜囊、神經根等周圍組織的關系,另外可鑒別是否存在椎管內其他占位性病變。但對于突出的椎間盤是否鈣化的顯示不如CT檢查。

4.其他

電生理檢查(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與誘發(fā)電位)可協(xié)助確定神經損害的范圍及程度,觀察治療效果。實驗室檢查主要用于排除一些疾病,起到鑒別診斷作用。

以上是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腰間盤突出的的臨床表現及檢查”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社區(qū)衛(wèi)生人員崗位培訓知識及內容,請點擊醫(yī)學教育網。

報考指南
特別推薦
醫(yī)學教育網醫(yī)學書店
  • 老師編寫
  • 凝聚要點
  • 針對性強
  • 覆蓋面廣
  • 解答詳細
  • 質量可靠
  • 一書在手
  • 夢想成真
題庫軟件

題庫軟件:熱賣中

題庫設計緊扣考試大綱、考試教材、考試科目。符合考試題型與考試科目,考試資料豐富,免費試用。

  • 1、凡本網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

    4、聯(lián)系方式:

    編輯信箱:mededit@cdeledu.com

    電話:010-82311666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