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組織病理學:釉質的理化特性”相信是準備參加醫(yī)學三基考試的朋友比較關注的事情,為此,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內容如下:
1.物理特性:
(1)分布,厚度
牙釉質是覆蓋在牙冠的外表面,其厚度不等,但形成一個完整的保護層,牙釉質在不同部位其厚度不同。如在前磨牙和磨牙的牙尖部,釉質最厚達2-2.5mm;而在牙頸部,釉質卻薄如刀刃。這主要取決于功能的需要。
(2)硬度
由于釉質內的礦物鹽含量極高,而且它們的晶體以特殊的方式排列而成,使釉質成為人體中最硬的鈣化組織,其硬度為努氏硬度值300KHN.
(3)顏色
牙釉質本身是半透明的,如果牙釉質薄而且透明度好,則所見到的牙齒呈淺黃色或黃白色。這是由于透過牙釉質看到淡黃色的牙本質。如果牙釉質發(fā)育不好,透明度差,則牙齒呈乳白色或呈珍珠色。
2.化學特性
(1)有機成分
目前認為釉質內含有兩種蛋白質,即成釉蛋白(水溶性)和釉蛋白(非水溶性)。釉質中有機物雖然很少,但對維持釉質的生物學特性有著重要作用。
(2)無機成分
其中包含羥磷灰石晶體及多種微量元素,例如鎂,氟,鈉,鉀,鐵,錳,鍶,鋅,鉛等。無機成分還有水,釉質中水的分布多圍繞羥磷灰石晶體的含水層,其余的水與有機質密切結合,可能有助于某些離子通過,使釉質具有滲透性。無機物成分約占牙釉質重量的96%到97%,容積的86%.
以上是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口腔組織病理學:釉質的理化特性”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醫(yī)學三基考試知識及內容,請點擊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