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美國紐交所上市公司,十大品牌教育機構!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衛(wèi)生資格考試>(044)骨科主治醫(yī)師(中級師) > 正文

骨科:脊柱結核并發(fā)截癱

2009-06-16 15:06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     【 】【打印】【我要糾錯

  概述

  脊柱結核并發(fā)截癱是脊柱結核的并發(fā)癥。早期或病變活動期多由于結核物質如膿腫、乾酪樣物質、肉芽組織、死骨、壞死的椎間盤等直接壓迫脊髓所致。在晚期或愈合期是硬膜肉芽組織纖維化增生變厚壓迫或脊柱變形畸形或椎體病理性移位造成。有時脊髓血管栓塞導致脊髓變性、軟化,雖無外部壓迫因素也可發(fā)生截癱。本病的發(fā)生率約占10%。椎體結核中以頸椎、胸椎多見。椎弓結核臨床雖不多見、但因椎弓從三面環(huán)繞椎管,一旦發(fā)生結核,并發(fā)截癱比例較高,約占26%。腰椎為馬尾神經,且椎管腔較大并發(fā)截癱者甚少。本病強調早期診斷、早期抗癆藥物等治療,療效高。出現截癱后在抗癆藥物治療控制下,早期手術治療,往往可以恢復甚至治愈。因此,早診斷及早治療是關鍵。

  臨床表現

  1.病人已有脊柱結核癥狀下出現肢體無力、肌痙攣、有僵硬感、不協(xié)調易跌倒、由扶杖蹣跚步行至臥床不起。2.出現感覺、肌力減弱或完全癱瘓。早期為伸直痙攣性、晚期屈曲痙攣性或弛緩性癱瘓。3.出現髕陣攣、踝痙攣和反射亢進到反射消失。4.排尿困難和尿潴留。

  診斷依據

  1.脊柱結核感染病史。2.出現痙攣性癱瘓表現和尿潴留排尿困難等。3.X線片或CT、MRI片顯示。

  治療原則

  1.全身抗癆藥物治療及支持療法。2.手術治療:包括病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源清除術及脊柱融合術二種。3.并發(fā)癥(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瘡等)治療。

  用藥原則

  1.早期患者以口服抗癆和輔助藥為主。2.手術后病人除以抗癆口服和滴注外、可短期用抗感染藥及包括新特藥應用及支持療法。3.結核抗癆用藥(脊柱與關節(jié)結核)以3個月為一療程,可2-6個療程、以后以口服為主和輔助藥為主。

  輔助檢查

  1.診斷明確截癱及需手術者檢查專案以框限“A”、“B”為主;2.晚期病例與脊柱腫瘤或其他原因截癱相鑒別病例,檢查框限應包括“A”、“B”、“C”。

  療效評價

  1.治愈:全身及局部癥狀體征消失,E.S.R恢復正常,截癱恢復,X線片病源穩(wěn)定。2.好轉:全身及局部癥狀體征好轉,E.S.R較治療前低,截癱指數下降,X線片病源較前清晰。3.未愈:未達到上述標準。

  專家提示

  該病主要是繼發(fā)于原發(fā)活動病源如肺結核感染而致,而結核病的發(fā)病率近年有回升趨勢。因此預防及治療原發(fā)病源是關鍵問題。在全身抗結核藥物治療同時,依病人的全身情況和病變特點,決定手術治療時機,如有膿腫,死者竇道或脊髓壓迫情況應考慮手術病源清除,脊椎減壓、植骨融合,依據脊柱穩(wěn)定與否決定是否采用內外固定。

  上一篇: 骨科:周圍神經損傷

  下一篇: 骨科:骨氣臌

相關新聞:
特別推薦
43大類,1000多門輔導課程
正保醫(yī)學會議中心
  1、凡本網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