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基石——生活方式
“有些病就像‘隱性殺手’,悄無聲息地來,沒有任何征兆。其實這些病就存在于你的生活方式中,要預防疾病發(fā)生,首先就要注意生活方式即生活時間、空間、消費、行為習慣等。”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康復科主任陳文華表示,現(xiàn)代人最常得兩類病,一種是“生活方式疾病”(又叫“代謝綜合癥”),如中風、肥胖、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經統(tǒng)計,有超過七成人得此類病。另一類是“退行性疾病”,如頸、肩、腰腿病、骨質疏松病。這類病主要因過逸、過勞所致,即大腦和身體過于缺乏鍛煉或過于運動都會造成身體某一部位酸痛或功能退化。
陳主任提出,要預防此類疾病發(fā)生,就要戒酒戒煙、合理膳食、睡眠充足、適量運動、心理平衡。同時要盡早預防、早做鍛煉、因時因人而異,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作適量的運動,注意運動的強度和量,不要過于心急,應逐次增加,日積月累,堅持不斷,這樣才會有很好的效果。
專家們強調,要用最小的健康投資獲取最大的效果。
“健身方面最好多進行有氧訓練,它是最有價值的健身運動;還有洗桑拿,可有效清潔血管壁內的垃圾”。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陳主任建議,中老年人可常做氣功、琴棋書畫等方面的養(yǎng)生活動,從一些運動強度不大的細節(jié)活動中得到鍛煉,休養(yǎng)身心。游泳、瑜伽等,是減重、反向、對稱的運動方式,常做可有效對身體平時生活中不做的動作加強鍛煉,是年輕人的好選擇。另外,太極拳起平衡下肢肌力的作用,心身兼調,同樣適宜鍛煉。
自然養(yǎng)生——身體自愈力
“疾病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人體具有自愈力。”論壇上,副主任醫(yī)師于華提倡一種“自然醫(yī)學”,強調人體的自然愈合能力,像平時人會吐痰、發(fā)汗、嘔吐、長指甲、咳嗽等,都是人體為“獲取健康”的自然反應。
現(xiàn)場部分醫(yī)學專家認為,人體可受多種來源的毒素影響而產生疾病,比如光、紫外線、電磁波、食品、飲料、空氣、細菌、病毒、粉塵、壓力、疲勞、虛寒等,只要保持身心的清潔,健康飲食。并根據各人不同的體質,通過自然調節(jié)、運動調節(jié)、精神調節(jié)三方面,做到身心靈的調和,就能煥發(fā)人體的自愈力,有效預防疾病。
而食物是最好的藥品,健康飲食是首要原則:講究三餐適量、葷素搭配、食適宜的、當令蔬果、蔬菜生吃,并且這些要按照各人不同的體質搭配食譜。其次,多選擇一些清腸、利膽、凈肝的食物和藥品配方,以增強人體的解排毒功能。疾病也有長、壯、老、死的自然規(guī)律,按照這一規(guī)律,只要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多做適宜的運動,有時病自然會消退。
自然調節(jié):包括用針灸、推拿、按摩、刮痧、足浴等作用于人體局部;在飲食、營養(yǎng)、飲水、補氧、藥浴、斷食排毒等方面調節(jié)人體全身;空氣、日光、溫泉、泥土、熱沙等是直接作用于人體的調節(jié)。
運動調節(jié):通過人體局部或全身的運動,達到健身防病、療病的功效。例如,吞津療法、叩齒療法、散步療法、體操療法等等。
精神調節(jié):如睡眠療法、心理療法、笑療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