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理論 > 針灸推拿 > 經絡 > 正文

十五絡脈的循行分布和病癥

2009-11-03 13:25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技能繳費>> 搞分秘籍>> 大綱教材>>

  十五絡脈是從十四經脈(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分出來的斜行的支脈,再加上脾之大絡,共成為十五絡脈。凡由陰經分出的督脈聯絡與其互為表里的陽經,凡由陽經分出的絡脈則聯絡與其互為表里的陰經,從而能夠起到調整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氣血之偏盛偏衰。

  十五絡脈的分布有一定的部位,其中十二經脈的別絡都是從四肢肘膝以下分出,表里兩經的別絡相互聯絡。任脈之絡分布于腹部;督脈之絡分布于背部;脾之大絡分布于身之側部。

 ?。?)手太陰肺經的絡脈從腕上一寸半列缺穴處分出,聯絡手陽明大腸經。另一支與肺經并行,進入手掌散布于魚際處。

  病癥:本經發(fā)病,實征為手部腕側銳骨和掌中發(fā)熱,虛征為哈欠頻作,小便失禁或頻數,可取列缺穴治療。

  (2)手少陰心經的絡脈從腕上一寸之通里穴處分出,聯絡手太陽小腸經,另一支沿著本經上行,進入胸內心中,再上行聯系舌根,歸屬于目系。

  病癥:本經病變,實征為胸中支滿,虛征為不能言語,可取通里穴治療胸膈撐滿,氣虛不能說話。

  (3)手厥陰心包經的絡脈從腕上兩寸內關穴處分出,聯絡于手少陽三焦經。另一支沿心包經上行入胸,聯系心包和心系。

  病癥:本經病變,實癥為心臟疾患,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虛征為頭項強,可取內關穴治療。

  (4)手陽明大腸經的絡脈從腕上三寸的偏歷穴處分出,聯絡手太陰肺經。一支沿著前臂和臂上行至肩,沿頸部上至面頰,偏絡于齒;另一支進入耳內,與宗脈會合。

  病癥:本經病變,實癥為齲齒、耳聾,虛征為牙齒寒冷酸楚、內閉阻隔,可取偏歷穴治療。

 ?。?)手太陽小腸經的絡脈從腕上五寸之支正穴處分出,聯絡手少陰心經,另一支沿著本經上行肘部至肩,絡肩。

  病癥:本經病變,實征為骨節(jié)弛緩,肘關節(jié)部不能活動,虛征為皮膚上生贅疣,小的像手指上的痂疥,可取支正穴治療。

 ?。?)手少陽三焦經的絡脈從腕上兩寸的外關穴處分出,沿著前臂和臂上行,進入胸中,與手厥陰心包經會合。

  病癥:本經病變,實征為肘部拘攣,虛征為肘部弛緩不收,可取外關穴治療。

  (7)足陽明胃經的絡脈從小腿前外側面外踝八寸豐隆穴處分出,與足太陰脾經聯絡。另一支沿小腿、大腿前外側上行,經腹、胸、項至頭,與諸陽經之氣會合,又下行絡于咽喉。

  病癥:咽喉腫痛,突然失音不能說話。病變,實征為肘部拘攣,虛征為肘部弛緩不收,小腿肚肌肉萎縮,可取豐隆穴治療。

 ?。?)足太陽膀胱經的絡脈從小腿后外側上七寸飛揚穴處分出,聯絡少陰腎經。

  病癥:病變,實征為鼻塞流涕,頭痛,背部疼痛,虛征為鼻中流涕,出血,可取飛揚穴治療。

 ?。?)足少陽膽經的絡脈

  從小腿后外側之外踝上五寸光明穴處分出,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向下至足背,聯絡足厥陰肝經。

  病癥:本經病變,實征為足脛知覺下降、肢體發(fā)冷,虛征為足軟無力不能行走,坐而不能起立,可取此穴治療。

 ?。?0)足太陰脾經的絡脈從足內側緣跖趾關節(jié)后一寸之公孫穴處分出,聯絡足陽明胃經,另一分支上行入腹,聯絡腸胃。

  病癥:其氣上逆則為霍亂,實征為腸中劇痛,虛征為鼓脹之疾,可取公孫穴治療。

 ?。?1)足少陰腎經的絡脈從內踝后下方之大鐘穴處分出,聯絡足太陽膀胱經,另一支并于足少陰腎經經脈至于心包下面,向外貫于腰脊部位。

  病癥:其氣上逆則為霍亂,實征為腸中劇痛,虛征為小便困難,可取大鐘穴治療。

 ?。?2)足厥陰肝經的絡脈從小腿內側之內踝上五寸蠡溝穴處分出,聯絡足少陽膽經,另一分支沿小腿、大腿上行至陰部睪丸等外生殖器。

  病癥:實征為陰莖挺長,睪丸腫大、疝氣、子宮脫垂,虛征為陰部瘙癢、暴癢,可取此穴治療。

 ?。?3)任脈的別絡從胸骨劍突上之尾翳(鳩尾穴)分出,下行分散于腹部。

  病癥:實征為陰莖挺長,虛征為陰部暴癢,可取尾翳穴治療。

  (14)督脈的絡脈從會陰部之長強穴處分出,挾脊柱兩傍之肌肉上行至項部,再上行分散于頭上,繼而下行于肩胛內側,聯絡足太陽膀胱經,進入脊柱傍之肌肉內。

  病癥:本經病變,實征為脊柱強直難以仰俯,脊背疼痛,虛征為頭重難支身體,眩暈、上體搖擺不定,此是挾脊之脈有病,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可取長強穴治療。

  (15)脾之大絡從側胸部淵腋下三寸之大包穴處分出,分布于胸脅。

  病癥:周身疼痛,各關節(jié)弛緩無力,可取淵腋穴治療。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