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2月31日 14:00-18:00
詳情時間待定
詳情經前期緊張綜合征,是指出現(xiàn)在月經來潮前數(shù)天的一系列癥狀,如煩躁易怒、壓抑、失眠等。經前2~3天加重,月經來潮后,癥狀隨之消失,發(fā)作時影響生活和工作。
【病因病理】
一、西醫(yī)的病因病理
一般認為經前數(shù)天性激素水平失調,雌激素水平達高峰,孕激素水平相對不足,恰好此時體重增加,水鹽排出遲滯,引起水潴留而浮腫,泌乳素分泌增加,而引起乳腺增生、脹痛。精神因素可影響內分泌的功能,精神緊張時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多,產生水潴留而發(fā)生水腫。低血糖及維生素B6缺乏等都可引起本病。
二、中醫(yī)的病因病理
本病屬中醫(yī)學“月經前后諸癥”范疇,本病起源于肝腎。女子的肝為先天,其中以肝為主,肝病易犯脾,而肝血又須腎精滋養(yǎng),起于肝腎,累及心脾,情志不舒,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郁結傷肝,肝失條達,失疏泄,乳絡不暢,行經乳房脹痛,肝郁化火,上擾清竅,則頭暈、頭痛、煩躁失眠等。體質虛弱,陰血不足,久病,房勞,虛熱內生致行經發(fā)熱。素體脾虛,不能運化水谷精微,則反聚為濕濁,下注而泄瀉,水濕泛溢肌膚而浮腫等。
【臨床表現(xiàn)】
典型癥狀于月經來潮前7~14天開始,于經前2~3天加重,有個別嚴重者持續(xù)時間較長,常見思想不集中、煩燥、易怒、頭痛、胸悶、心前區(qū)壓迫感或咳嗽、流涕、鼻堵、口腔黏膜潰瘍等,進食少無食欲、腹脹、腹瀉、月經紊亂、尿頻、尿痛、性欲異?;蛉榉棵浲?、關節(jié)腫痛等。
【中醫(yī)辨證】
1.氣滯血淤型經行不暢,色紫暗有塊,經行小腹脹痛,經量增,塊下痛減,經前常伴乳房脹痛,胸肋脹滿,煩急易怒,舌質暗或有淤斑淤點,脈沉弦。
2.寒凝血淤經色暗有塊,行經腹墜脹痛,小腹涼,得熱則舒,四肢不溫,面色蒼白。舌質暗或有淤點,舌苔薄白,脈沉細澀。
3.氣虛血淤患者神疲乏力,倦急,腹脹大便稀溏,肛門墜痛時欲如廁,有淤血癥狀,舌淡腫大,或有齒痕,脈沉軟無力。
4.郁熱血淤除血淤癥狀,伴有經期發(fā)熱,口干喜飲,大便秘結,舌質紅,舌苔黃膩,脈細數(shù)。
【按摩治療】治宜理氣治血,益氣寧宮。
囑患者仰臥位,施術者用一手掌于中下腹按順時針方向進行推摩3~5分鐘,要用力均勻,略下沉即可。再按揉中脘、關元、氣海、氣沖穴各1分鐘。然后歸回中下腹,輕揉按摩,施以震顫法,使下腹腔及盆腔器官均有震動且有溫熱感。然后囑患者翻身呈俯臥位,施術者用一指禪推法,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循膀胱經自上而下反復操作5~7遍,重點推揉膈俞、脾俞、腎俞穴。然后摩擦腰骶部,以使腹部透熱為度,最后點揉足三里、血海、陽陵泉內外、合谷穴各1分鐘,每日1次,每7日為一療程。
【預防與護理】
本病多由情志所傷,應避免精神緊張,保持輕松愉快之心情。經前預防發(fā)病之癥狀,要積極治療,注意飲食規(guī)律,限制鹽攝入量,增加蔬菜、豆類等食品,注意勞逸結合,加強鍛煉,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