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wǎng)校內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出處】《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拼音名】Xiǎo Biǎn Xù
【來源】為蓼科植物腋花蓼的全株。開花時采收。
【原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莖匍伏狀,多分枝,長15~30厘米;枝披散,柔弱,平滑或具白色略粗糙的線條,節(jié)間通常短于葉,葉小,互生,線形、狹矩圓形或稍匙形,長6~18毫米,寬2~5毫米,先端鈍,基部漸狹成一短柄;托葉鞘膜質透明,邊緣撕裂狀?;O小,具短柄,1~3朵簇生于托葉鞘內;花被長不及2毫米,5深裂,裂片綠色,邊緣白色;雄蕊8;花柱3.瘦果卵形,有3棱?;ㄆ?~6月。
【生境分布】生于原野、荒地、路旁。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
【性味】苦,平。
【歸經(jīng)】入肝、牌、胃、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利屎通淋,化濕殺蟲。治惡瘡疥癬,陰蝕,蛔蟲病。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
【附方】
?、僦文蚵犯腥竞徒Y石:小萹蓄,馬先蒿、瞿麥。煎服。
?、谥位紫x上攻:小萹蓄配醋蒸服。
?、壑吸S疸:小萹蓄配桂枝或苦蕎葉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