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這是發(fā)生在我朋友小賈身上的真實故事。他在農村診所工作,由于村與村之間相隔很遠,而且農村的患者多半是小病不看,病重了才看醫(yī),此時,患者多半已行動不便,所以,他常年騎摩托車奔波在鄉(xiāng)村小路上為病人出診治療。沒想到,他竟然因為一次出診給自己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陰影,至今仍沒能走出來。我把朋友的故事寫出來,是希望能引起關注。由此,也想引發(fā)大家的討論:基層醫(yī)生到底應該不應該出診?
一天,小賈接到一個電話,請他去給一位外傷很重的老人做縫合處理。掛了電話,他就背著藥箱急急忙忙上路了。那天正下著小雨,鄉(xiāng)村的路泥濘打滑,他心里著急,一不小心就連人帶車摔倒在了路邊的溝里。爬起來后,他不顧手和膝蓋都弄破了,來不及進行包扎處理,又繼續(xù)趕路。到了老人家里后,小賈查看了老人的傷勢,的確很重。他顧不得自己也受傷了,趕緊給老人進行處理。在沖洗清理傷口的時候,患者的血弄到了他的傷口上。過后,小賈只是簡單地清洗了一下,沒有在意此事。
誰知道3個月后,小賈聽說那位老人去世了,死因竟然是艾滋病!小賈本身身體素質就很差,經常生病,聽到這個消息后,想到自己曾經接觸過老人的血液,他說“真是有五雷轟頂?shù)母杏X”。擔心自己感染艾滋病的小賈,甚至恨自己做了醫(yī)生。“為什么我沒有做一點壞事,這樣的事情偏偏發(fā)生在了自己的身上?”他甚至寫好了遺囑。后來,經過我們的勸解,他才逐漸冷靜下來,自己花錢去省城連續(xù)做了艾滋病抗體檢測。雖然說第一次檢測沒有問題,但是要真正排除,至少要間斷檢測1年。這期間,他承受的心理壓力和內心傷痛可想而知。
朋友小賈的這份傷痛,何時才能平復?如果沒有那次出診,這一切會發(fā)生嗎?同在基層當醫(yī)生的我,每當想起朋友的這一經歷,心里就很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