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yī)學關于乳腺癌的病因包括內因和外因兩方面。《黃帝內經.九針論篇》曰:“四時八風之客于經絡之中,為瘤病也。”提出了六淫外邪停留經絡而成瘤病的病理機制,特別是乳腺腫瘤,多因肝經不通,外邪侵襲所致?!吨T病源候論》曰:“有下于乳者,其經虛,為風寒氣客之,則血澀結……,結核如石。”亦明確指出外界因素邪氣致病的病理機制。外邪乘虛入內,結聚于乳絡,阻塞經絡,氣血運行不暢,瘀血內停,痰濁內生,乳癌乃成。中醫(yī)學對乳腺癌與精神因素的因果關系也早有認識。認為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等精神狀態(tài)異常,可致氣血運行失常,臟腑功能失調。《外科正宗》曰:“乳巖由于憂思郁結,所愿不遂,肝脾氣逆,以致經絡阻塞,結積成核。”因婦女乳頭屬肝,乳房屬胃,脾胃互為表里,憂思郁怒則肝脾兩傷,肝失疏瀉,氣郁化火,脾失健運,痰濁內生,以致痰熱搏結,經絡痞塞,阻滯日久,結滯乳中或氣機郁久化火成毒,以致熱毒壅盛,瘀毒內結而成本病。
中醫(yī)學也高度重視飲食因素與乳腺癌發(fā)生的相關性。飲食厚味損傷脾胃,運化失司,釀痰生熱,以致經絡不通,氣血不行,氣滯、痰凝、血瘀等病理產物滯于乳絡而為病。這與西醫(yī)學的飲食結構與腫瘤發(fā)生有相關性的研究觀點頗為一致。
此外,臟腑、經絡、陰陽、氣血等體質因素在乳腺癌的發(fā)生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吨T病源候論》曰:“積聚者,由陰陽不和,臟腑虛弱,受于風邪,搏于臟腑之氣所為也。”指出臟腑虧虛,功能失調,醫(yī)學教|育網|收集整理氣血運行失常,或者先天不足,臟腑虛損,均是導致乳腺癌發(fā)生的重要病理機制。這一觀點與西醫(yī)學關于機體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導致腫瘤發(fā)生的理論不謀而合。
男子乳頭屬肝,乳房屬腎,房勞過度,肝腎精血不足,為男子乳巖之成因。
總之,中醫(yī)學在整體觀念和辨證思想指導下,對乳腺癌的病因病機有其獨特的認識,認為外邪是乳癌致病的條件,決定因素是內因,二者合而為病。在正氣虛衰,即氣、血、陰陽俱虛,同時氣郁、痰濁、瘀血、熱毒等邪氣盛實的基礎上,產生因虛致實,因實而虛,虛實夾雜的復雜病理過程,以致氣滯、痰凝、血瘀、邪毒內蘊,結滯于乳絡而成乳巖。尤其晚期乳腺癌患者常因虛致病,又因病致虛。病邪日久耗精傷血,損及元氣,造成氣血兩虛。正虛則邪盛,使癌瘤進一步擴散。故中醫(yī)學認為臟腑虧損、氣血不足是乳腺癌的重要病因病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