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基礎醫(yī)學理論 > 臨床藥理 > 正文

脂肪|脂肪乳化|消化所需的酶

2014-01-06 16:59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技能繳費>> 搞分秘籍>> 大綱教材>>

脂肪的消化與吸收

一、脂肪乳化和消化所需的酶

脂類不溶于水。食物中的脂類必須在小腸經膽汁中的膽汁酸鹽的作用,乳化并分散成細小的微團后,才能被消化酶消化。胰腺分泌的能消化脂類的酶有胰脂酶、磷脂酶A2、膽固醇酯酶及輔脂酶。

二、混合微團

胰脂酶催化甘油三酯的1及3位酯鍵水解,生成甘油一酯和2分子脂肪酸。膽固醇酯酶可水解膽固醇酯,產生游離膽固醇和脂肪酸。輔脂酶本身并不具有脂肪酶的活性,但它既能與胰脂酶結合又能與脂肪結合,增加胰脂酶的活性,有利于催化脂肪的水解反應。

三、甘油-酯合成途徑及乳糜微粒

脂類經酶消化的產物包括甘油一酯、脂肪酸、膽固醇及溶血磷脂等可與膽汁酸鹽乳化成更小的混合微閉后被腸粘膜細胞吸收。進人腸粘膜細胞的甘油一酯通過甘油一酯合成途徑,重新合成甘油三酯,并與磷脂、膽固醇、某些載脂蛋白等—起結合生成乳糜微粒,經淋巴進入血循環(huán)。

短鏈脂肪酸(2-4碳)和中鏈脂肪酸(6-10碳)構成的甘油三酯,經膽汁酸鹽乳化后即可吸收,不需經乳糜微粒入血。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索整理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