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http://348239.com/upload/html/2021/01/my120031.png)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http://348239.com/upload/html/2021/01/my120031.png)
2月8日 09:00-21:00
詳情紫紺的發(fā)病機制是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需要復習了解的知識,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搜索整理了以下相關(guān)內(nèi)容,希望對廣大考生有所幫助!
在正常情況下,皮膚是白里透紅或微帶棕色透紅,面部、手掌和耳殼等處最為明顯;口唇、口腔和瞼結(jié)合膜、甲床都呈紅色。當這些在正常時候是紅色的地方,轉(zhuǎn)變成紫色或青紫色,就叫做紫紺。紫紺是一種癥狀,可由許多疾病引起。
皮膚和粘膜的顏色隨血流的顏色而變化。血液的紅色是由于紅細胞內(nèi)含有血紅蛋白。當血紅蛋白充分地和氧結(jié)合,成為氧合血紅蛋白時,它的顏色是鮮紅的;當它放出了氧,成為還原血紅蛋白時,顏色就變?yōu)榘导t。動脈和毛細血管里的血,含氧合血紅蛋白多而還原血紅蛋白少,因此它的顏色鮮紅,透過薄的粘膜和半透明的指甲,紅色仍明顯。皮膚較厚,且含有色素,因而是白里透紅或微棕色透紅。靜脈血因含還原血紅蛋白多、氧合血紅蛋白少,所以它是暗紅色,透過皮膚,就呈現(xiàn)青紫色。手臂上一條一條的一般所稱的“青筋”就是靜脈。苯胺、硝基苯和亞硝酸鹽等化學品可使血紅蛋白變?yōu)樽冃匝t蛋白,這種血紅蛋白本身就是紫色的。因此,凡粘膜、指甲和皮膚里的毛細血管和小動脈里血液的氧合血紅蛋白減少,而還原血紅蛋白增多或出現(xiàn)變性血紅蛋白的時候,都會出現(xiàn)紫紺。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2月8日 0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