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臨床醫(yī)學理論 > 學術動態(tài) > 正文

中國科學院揭示酒精成癮機制

2013-09-13 19:44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技能繳費>> 搞分秘籍>> 大綱教材>>

日前,來自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徐富強課題組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直觀地揭示了酒精作為能源物質直接參與大腦的代謝過程,部分解釋了酒精成癮機制。相關論文發(fā)表于近期出版的《PNAS》雜志上。

研究人員通過與美國耶魯大學核磁共振研究中心合作,利用磁共振可見的分子探針跟蹤酒精在生物體內的代謝行為。通過自主研發(fā)設計的酒精蒸氣室設備,研究人員 為大鼠提供了一個穩(wěn)定的酒精蒸氣環(huán)境,建立了一個長期“酗酒”的動物模型,進而對長期“飲酒”大鼠的大腦代謝行為進行了觀測。

據論文第一作者、課題組成員、副研究員王杰介紹,進入體內的酒精,約10%通過呼吸和體液被排出體外,其余90%經過肝臟轉化為醋酸鹽,成為可被利用的能源物質。近年來,在人體和動物上的研究表明,長期飲酒或酒精成癮可明顯地降低大腦葡萄糖的代謝速率。但大腦能否利用酒精及其代謝物作為能源物質、大腦內醋酸鹽類的來源等都是懸而未決的問題。

“酒精代謝速率的提高,是部分取代了葡萄糖作為能源,還是生理病理導致葡萄糖的代謝速率降低,還是兼而有之,目前還在研究中。”王杰認為,相對于其他的能源物質,酒精在膠質細胞內參與代謝行為的比例明顯升高,這些研究結果從能量代謝的角度為研究酒精成癮的發(fā)病機理提供了生物化學基礎,為研發(fā)抗酒精成癮藥物提供了新角度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研究結果表明,通過連續(xù)三周的“酗酒”訓練,大鼠大腦內醋酸鹽類物質的代謝結果并未發(fā)生顯著的變化,然而酒精的代謝速率卻有了顯著性的提高,尤其是在大腦皮層。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