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主證:咽部疼痛、時有跳痛感,局部潰破,周圍色白,口臭,喉間有痰,梗阻不適,張口困難,脘痞納呆,舌質暗,苔黃膩,脈滑數(shù)或澀遲。
治法:清熱化痰、活血化瘀、軟堅散結。
主藥:清氣化痰丸(《醫(yī)方考》)、合失笑散(《和劑局方》)。膽南星10g,半夏10g,陳皮10g,黃芩15g,杏仁10g,瓜蔞仁20g,枳實10g,竹茹10g,黃連5g,夏枯草15g,山慈姑15g,蒲黃10g,五靈脂10g,白英30g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白花蛇舌草30g.
胸脘痞滿;納呆者,加薏苡仁20g,砂仁10g;口干渴飲者,加天花粉20g,玉竹10g;腫塊潰破痛甚者,加蒲公英30g,金銀花15g;咳吐血性分泌物者,加茜草根10g,三七粉(沖)6g.
分析:方中膽南星、半夏、杏仁、瓜蔞仁、黃芩、黃連、竹茹化痰清熱;夏枯草、山慈姑化痰軟堅散結;枳實、陳皮行氣破結;蒲黃、五靈脂活血化瘀、散結止喘;白英、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抗癌消癰散結。全方具有清熱化痰、活血化瘀、軟堅散結之功,為治療痰凝血瘀熱蘊型口咽部腫瘤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