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方便廣大考生復習,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學員整理了口腔助理醫(yī)師考試的相關內容,以供參考:
安氏分類法是由Angle醫(yī)生在1899年提出的,是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錯頜畸形分類法。Angle認為,上頜骨固定于頭顱上,位置相對恒定,上第I恒磨牙位于上頜骨顴突之下,穩(wěn)定而不易錯位,于是以上第1恒磨牙為基準,根據(jù)上下牙弓間的前后關系,將錯頜畸形分為3類。
(一)第1類錯頜——中性錯頜
上下頜骨及牙弓的近、遠中關系正常,磨牙關系為中性關系。即當正中頜位時。上第1恒磨牙的近中頰尖咬合于下第1恒磨牙的近中頰溝內。若全口牙齒無一錯位者,稱為正常拾,牙列中有錯位者,則稱為第1類錯頜或中性錯頜。
第1類錯頜的表現(xiàn)有牙列擁擠、上牙弓前突、雙牙弓前突、前牙反頜、前牙深覆頜、前牙及雙尖牙開頜和后牙頰、舌向錯位等。
(二)第2類錯頜一一遠中錯頜
上下頜骨及牙弓的近、遠中關系不調,下牙弓或下頜處于遠中位置,磨牙為遠中關系。在正中殆位時下頜后退1/4個磨牙或半個雙尖牙的距離,即上下第I恒磨牙的近中頰尖相對時,稱為輕度遠中錯殆關系;當下頜再后退,以至于上第I恒磨牙的近中頰尖咬合于下第1恒磨牙與第2雙尖牙之間,稱為完全的遠中錯頜關系。第2類錯拾包括2個分類,并各自有其亞類:
(三)第3類錯頜—近中錯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