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3月8日 19:00-22:00
詳情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提問】講解非突觸性化學傳遞?
【回答】答復:非突觸性化學傳遞
非突觸性化學傳遞指遞質通過軸突末梢的曲張體釋放通過彌散發(fā)揮作用,這種作用不同于經典的突觸。
單胺類神經元軸突末梢的分支上有大量結節(jié)狀的曲張體,其中的小泡有遞質貯存。當神經沖動抵達時,遞質即從曲張體釋放出來,與附近效應細胞的受體結合而發(fā)生信息傳遞效應。因為曲張體并不與效應細胞形成通常所說的突觸聯(lián)系,故稱為非突觸性化學傳遞。
此題選C。
【追問】練習題上怎么是E,到底是什么?
謝謝!
【回答】答復:
答案選(E)
非突觸性化學傳遞:這種傳遞的結構基礎是:傳遞信息的神經元軸突末梢的分支上有大量曲張體,曲張體內有大量含遞質的小泡。傳遞方式:曲張體釋放遞質入細胞間隙,通過彌散作用于效應細胞膜上的受體。 傳遞特點:①不存在突觸的特殊結構;②不存在一對一的支配關系,一個曲張體能支配較多的效應細胞;③距離大;④時間長;⑤傳遞效應取決于效應細胞膜上有無相應的受體;⑥單胺類神經纖維都能進行此類傳遞,例如交感神經節(jié)后腎上腺素能纖維。
【追問】請解釋ABC,最好舉例說明!
【回答】答復:您好!了解一下A、B兩項,考試中單獨考察我們這兩個概念的可能性很?。?/p>
旁分泌效應指某種細胞因子的產生細胞和靶細胞非同一細胞,但二者相鄰近,則該因子對靶細胞表現(xiàn)出的生物學作用。自分泌效應指若某種細胞因子的靶細胞(細胞因子作用的細胞)也是其產生細胞,則該因子對靶細胞表現(xiàn)出的生物學作用稱為自分泌效應。祝您復習順利!
【追問】老師,非突觸性化學傳遞與突觸性化學傳遞的區(qū)別是什么呢?能簡單說說嗎
【回答】學員dandanguo,您好!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非突觸性化學傳遞與突觸性化學傳遞相比,有下列幾下特點:①不存在突觸前膜與后膜的特化結構;②不存在一對一的支配關系,一個曲張體能支配較多的效應細胞;③曲張體與效應細胞間的距離至少在20nm以上,距離大的可達幾十微米;④遞質彌散的距離大,因此傳遞花費的時間可大于1s;⑤遞質彌散到效應細胞時,能否發(fā)生傳遞效應取決于效應細胞上有無相應的受體。
【追問】老師,這道題到底選什么啊,怎么解釋的是非突觸性化學傳遞,又說答案是C??
【回答】學員dandanguo,您好!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考慮上面老師筆誤,本題應該選E。
解析內容是正確的,感謝您為網校指出錯誤,網校會及時更正此題。
【追問】這幾天對這些概念很模糊,課本上主要講的是經典突出傳遞,前面做題答案中提示是電-化學-電傳遞,還有沒聽過的電傳遞,這里又出現(xiàn)非突出性化學傳遞,提到了曲張體,是腎上腺素能神經元有非突出化學傳遞,那它還具有經典突出傳遞嗎?乙酰膽堿又是什么傳遞?有點亂
【回答】學員273694650,您好!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下面先為您講一下電突觸:
據神經沖動通過突觸的方式的不同,突觸可分為電突觸和化學突觸(經典突觸)2種類型。在電突觸,軸突末端(突觸前膜)和另一神經元的表膜(突觸后膜)之間以突觸間隙相隔。腔腸動物神經網的突觸主要是電突觸。蚯蚓、蝦、軟體動物等無脊椎動物主要也是電突觸。
經典突觸的工作機制是一種稱為神經遞質的信號分子的釋放和接收,兩個神經元之間沒有直接的電氣耦合。電突觸是兩個神經元之間的直接電氣耦合。
電突觸的特點是:(1)突觸前后兩膜很接近,神經沖動可以直接通過,速度快;(2)傳導沒有方向之分,形成電突觸的2個神經元的任何一個發(fā)生沖動,即可以通過電突觸而傳給另一個神經元。
化學突觸的形態(tài)特點是2個神經元之間有一個寬約為20nm~30nm的縫隙。縫隙的前后分別為突觸前膜和突觸后膜,縫隙的存在使神經沖動不能直接通過,只有在某種化學物質,即神經遞質的參與下,在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后,突觸后神經才能去極化而發(fā)生興奮。
再為您講一下曲張體:在非定向突觸傳遞中,腎上腺素能神經元的軸突末梢有許多分支,在分支上形成串珠狀的膨大結構,稱為曲張體。曲張體外無施旺氏細胞,內含有大量小而具有密致中心的突觸小泡,小泡內含有高濃度的去甲腎上腺素。曲張體不與突觸后成分形成經典的突觸聯(lián)系,而是沿著分支位于突觸后成分的近旁。當神經沖動到達曲張體時,遞質從曲張體被釋放出來,以擴散方式到達突觸后成分,與相應的受體結合,使突觸后成分的活動發(fā)生改變。
常見部位:
1、支配平滑肌和心肌的交感節(jié)后
2、黑質中的多巴胺能纖維
3、中樞內5-羥色胺能纖維
祝考試順利
★問題所屬科目: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生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