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3月8日 19:00-22:00
詳情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前庭蝸神經的損害表現(xiàn)及定位是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需要了解的內容,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了相關知識點,以便廣大考生參考學習。
1.蝸神經:蝸神經損害時主要表現(xiàn)為聽力障礙和耳鳴。
(1)耳聾根據(jù)病變的部位可將耳聾分為3類:
①神經性耳聾:系由于內耳和蝸神經病變引起。聽力障礙以高音頻為主,常伴有眩暈。Rinne試驗氣導大于骨導,Weber試驗音響偏向健側;
②傳導性耳聾:系由中耳或/和外耳病變引起。聽力減退以低音頻為主,不伴眩暈。Rinne試驗骨導大于氣導,Weber試驗音響偏向患側;
③中樞性耳聾:罕見,系雙側蝸神經核及核上聽覺中樞徑路損害導致聽力減退,往往伴有腦干或大腦病變的其他癥狀和體征。神經性耳聾應與耳部疾病引起的傳導性耳聾鑒別:(表2-9-1-4)。
表2-9-1-4 神經性耳聾與傳導性耳聾的鑒別
檢查方法
|
正常
|
傳導性耳聾
|
神經性耳聾
|
瑞內(Rinne)試驗
|
氣導>骨導
|
氣導<骨導
|
氣導>骨導(均縮短)
|
魏伯(Weber)試驗
|
居中
|
偏向患側
|
偏向健側
|
許瓦巴赫(Schwahach)試驗
|
正常
|
延長
|
縮短
|
(2)耳鳴:耳鳴是患者在無外界聲響刺激時主觀聽到的持續(xù)性聲響,系感音器或其傳導徑路受病變刺激引起。
2.前庭神經:前庭神經損害時可表現(xiàn)眩暈、眼球震顫及平衡障礙。
(1)眩暈:眩暈是患者感覺周圍物體或自身旋轉、升降和傾斜的運動幻覺。常伴有站立的步態(tài)不穩(wěn)、眼球震顫,也可產生惡心、嘔吐、全身大汗和面色蒼白等迷走神經刺激癥狀。
前庭性眩暈分為前庭周圍性眩暈和前庭中樞性眩暈,其鑒別見表2-9-1-5.
(2)眼震為眼球自發(fā)性或誘發(fā)性的左右上下或旋轉性的擺動和震蕩,由此構成水平性、垂直性、旋轉性和混合性眼震。當前庭器官、前庭神經、內側縱束及前庭小腦束病變時均可出現(xiàn)眼震。眼球震顫有快相與慢相之分,通常以快相的方向作為眼震的方向。
表2-9-1-5 前庭周圍性眩暈及前庭中樞性眩暈的鑒別
|
前庭周圍性眩暈
|
前庭中樞性眩暈
|
病變部位
|
內耳前庭感受器及前庭神經病變
|
前庭神經核及中樞徑路病變
|
眩暈程度及時間
|
呈發(fā)作性,癥狀較重,持續(xù)時間較短
|
癥狀較輕、持續(xù)時間較長
|
眼震
|
眼震幅度小、多為水平或水平加旋轉
|
眼震幅度粗大,眼震形式多變
|
耳蝸癥狀
|
常伴耳鳴、聽力減退等
|
不明顯
|
自主神經癥狀
|
惡心、嘔吐、出汗、面色蒼白
|
少有,且不明顯
|
前庭功能試驗
|
無反應或反應減弱
|
常呈正常反應
|
(3)平衡障礙前庭系統(tǒng)損害時出現(xiàn)軀體平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