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藥學職稱 > 基礎知識

五味知識介紹

2012-07-03 16:06 醫(yī)學教育網
|

一、含義:即指藥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既是藥物作用規(guī)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藥物真實滋味的具體表示。

二、確定依據(jù):最初是由健康人口嘗藥物的真實滋味而得知,繼而人們發(fā)現(xiàn)藥物的滋味與藥效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和對應性。如:多甘味能補虛緩急;多酸味能斂肺澀腸;多苦味能降泄燥濕;多咸味能軟堅散結;多辛味能發(fā)表行散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三、所示效用

(一)、辛

1治療作用:能散、能行、能發(fā)散、行氣、活血作用。

2不良反應:辛味藥多大能耗氣傷陰。

(二)甘

1、治療作用:能補助、能緩、能和、有補虛、和中、緩急、調和藥品性等作用。

2、不良作用:膩膈礙胃,令人中滿。

(三)酸

1、治療作用:能收、能澀,有收斂固澀作用。

2、不良反應:酸味藥大多能收斂邪氣。

(四)苦

1、治療作用:能泄、能燥、能堅、能泄含義有三:一指苦能通泄;二指苦能降泄;三指苦能清泄,能燥指苦燥顯能堅的含義有二:一指苦能堅陰,即瀉火存陰,二指堅厚腸胃。

2、不良作用:能傷津、伐胃。

(五)咸

1、治療作用:能軟、能下、有軟堅散結、瀉下通腸作用。

2、不良作用:多食咸則脈凝冷而變色“能傷脾胃。

四、陰陽屬性

辛、甘、淡屬陽,酸苦咸屬陰。

五、氣味配合

(一)意義:氣與味分別從不同角度說明藥物的作用,其中氣偏于定性,味偏于定能,如紫蘇與薄荷雖均味辛而能發(fā)散表邪,但紫蘇性溫而發(fā)散風寒,薄荷性涼而發(fā)散風熱。

(二)原則:原則有二:一辦任何氣與任何味均可組配二為一藥中氣只能一,而味可以有一個或更多,味越多,說明作用越廣。

(三)規(guī)律:有二一為氣味均一,二為一氣二味或多味。

(四)氣味配合與療效之間的關系:概之有二:一為氣味相同,功能相近。

辛溫的藥品多能發(fā)散風寒,如麻黃,辛涼的藥品多能發(fā)散風熱,如薄荷,苦寒的藥品多能清熱解毒,如黃苓,甘溫的藥品多能補氣或且陽,如黃芪,氣味有主次之分,如黃芪與鎖陽雖均為甘溫,黃芪以甘為主則補氣,鎖陽以溫為主則助陽。

二為氣時相異功能不同,其中有味異氣同者,如麻黃辛溫能散布寒發(fā)表,杏仁苦溫故知新能降氣止咳,有味同合異者,如桂枝辛溫能發(fā)表散寒,薄荷 辛涼能發(fā)表散熱。

醫(yī)學題庫

距2024年中藥學職稱考試還有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劉楝 中藥學職稱 免費試聽
    考情剖析及2025年備考應對策略

    主講:錢韻文 6月18日19:00

    詳情
    免費資料
    中藥學職稱 備考資料包
    高頻考點
    精選習題
    精選課程
    備考技巧
    立即領取 立即領取
    折疊
    您有一次專屬抽獎機會
    可優(yōu)惠~
    領取
    優(yōu)惠
    注:具體優(yōu)惠金額根據(jù)商品價格進行計算
    恭喜您獲得張優(yōu)惠券!
    去選課
    已存入賬戶 可在【我的優(yōu)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