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侵襲性葡萄胎和絨癌治療原則以化療為主,手術和放療為輔,實行分層和個體化治療。
1.化療:目前常用的一線化療藥物有甲氨蝶呤(MTX)、放線菌素-D(Act-D)或國產更生霉素(KSM)、氟尿嘧啶(5-Fu)、環(huán)磷酰胺(CTX)、長春新堿(VCR)、依托泊苷(VP-16)等。
?。?)化療方案:低?;颊呤走x單藥化療,高?;颊呤走xEMA-C0或以5-Fu為主的聯合化療方案。
?。?)療效評判:在每療程結束后,應每周測定1次血β-HCG,結合婦科檢查、超聲、胸片、CT等檢查。在每一療程化療結束后l8日內,血β-HCG下降至少1個對數為有效。
?。?)毒副反應:化療主要的毒副反應有骨髓抑制、消化道反應、肝腎功能損害及脫發(fā)等。
?。?)停藥指征:癥狀、體征消失,原發(fā)灶和轉移灶消失,每周測定1次β-hCG,連續(xù)3次正常,再鞏固2~3個療程方可停藥。隨訪5年無復發(fā)者為治愈。
2.手術:對大病灶、耐藥病灶或病灶穿孔出血者在化療的基礎上應行手術治療,手術方式主要為全子宮切除術,生育期婦女可保留一側或雙側卵巢。對于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有生育要求的年輕婦女,若子宮耐藥病灶為單個,且血HCG水平不高,子宮外轉移灶已控制,可考慮病灶切除術。對年齡較大、無生育要求、病灶局限于子宮的患者,初次治療時可首選子宮切除術,并在術中開始給予化療。若子宮外耐藥或復發(fā)病灶較為局限,可行局部病灶切除,如肺葉切除、部分腸切除、腦轉移瘤切除等。
3.放射治療:主要用于肝、腦轉移和肺部耐藥病灶的治療。
4.隨訪:患者治療結束后應嚴密隨訪,第1年每月隨訪1次,1年后每3個月隨訪1次共3年,以后每年1次共5年。隨訪內容同葡萄胎,HCG正常后一年內應嚴格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