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3月8日 19:00-22:00
詳情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關于臨床助理醫(yī)師兒科學“結核性腦膜炎”相關內容, 相信參加臨床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考試的考生都在關注,為方便大家備考,在此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內容如下:
結核性腦膜炎是小兒結核病中最嚴重的類型。多見于3歲內嬰幼兒,在初染結核3——6個月最易發(fā)生。
早期(前驅期)1——2周
·主要表現為小兒性格改變:少言、懶動、醫(yī)學|教育網易倦、喜哭、易怒、睡眠不安。
·結核中毒癥狀
中期(腦膜刺激期)1——2周
·腦膜刺激征:頸項強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陽性。
·顱內壓增高:劇烈頭痛和嘔吐。
·腦神經和腦實質損害:面神經、動眼神經、外展神經癱瘓。
·煩躁與嗜睡交替出現,逐漸進入昏睡狀態(tài)。
晚期(昏迷期)1——3周
癥狀逐漸加重,由意識朦朧、半昏迷,繼而昏迷、醫(yī)學|教育網頻繁驚厥,最終死于腦疝。
診斷:病史、臨床表現、PPD、影響學檢查以及腦脊液檢查。
腦脊液壓力增高,外觀無色透明或呈毛玻璃樣,靜置12——24h后有薄膜形成,涂片檢查結核菌檢出率較高。白細胞增高(50——500)×106/L,分類以淋巴細胞為主;糖量和氯化物同時下降為結腦的典型表現;蛋白量增多。腦脊液查到結核菌是診斷結腦最可靠依據。
主要與化膿性腦膜炎鑒別:化膿性腦膜炎:嬰兒急性起病,腦脊液外觀混濁,細胞數多>1000×106/L,分類以中性粒細胞為主,醫(yī)學|教育網涂片或培養(yǎng)可找到致病菌。
治療重點——抗結核+對抗顱高壓
抗結核治療
(1)強化治療階段:INH、RFP、PZA、SM,約2個月。
(2)鞏固治療階段:INH,RFP(或EMB),總療程不少于12個月。
降低顱內高壓
(1)脫水劑:20%甘露醇。(2)利尿劑。醫(yī)學|教育網(3)側腦室穿刺引流。(4)腰穿減壓和鞘內注藥。(5)腦外科治療。
了解更多:
【**必備】臨床助理醫(yī)師筆試沖刺復習761條**考點
【筆試繳費】全國2019年臨床助理醫(yī)師筆試繳費時間和入口匯總
以上關于“臨床助理醫(yī)師兒科學-結核性腦膜炎”的文章由醫(y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多的文章隨時關注醫(yī)學教育網臨床助理醫(yī)師考試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