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復習開始,在備考2019年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中,知識點比較多,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您整理了“2019年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生物化學》常考點·酶的催化作用”相關內容如下:
知識點1.酶的分子組成中常含有輔助因子
(1)酶的分類 酶按分子組成可分為單純酶和結合酶。
①單純酶 是指僅含有蛋白質的酶,如脲酶、某些蛋白酶、淀粉酶、脂酶、核酸酶等。
②結合酶 是指由酶蛋白和輔助因子組成的酶。
(2)輔助因子的分類 輔助因子按其與酶蛋白結合的緊密程度及作用特點不同,分為輔酶和輔基。
(3)輔助因子的特質成分 輔助因子多為小分子有機化合物或金屬離子。
①小分子有機化合物作為輔助因子的有機化合物多為B族維生素的衍生物或卟啉化合物,它們在酶促反應中主要參與傳遞電子、質子(或基團)或起運載體作用。
②金屬離子
金屬離子是最常見的輔助因子,約2/3的酶含有金屬離子。常見的金屬離子有K+、Na+、Mg2+、Cu2+、Cu+、Zn2+、Fe2+、Fe3+.金屬酶——金屬離子與酶結合緊密,提取過程中不易丟失,如羧基肽酶、黃嘌呤氧化酶等。金屬激酶——金屬離子與酶結合不甚緊密,如己糖激酶、肌酸激酶等。金屬離子作為酶的輔助因子的主要作用:作為酶活性中心的組成部分參與催化反應,使底物與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團形成正確的空間排列,有利于酶促反應的發(fā)生;作為連接酶與底物的橋梁,形成三元復合物;金屬離子還可以中和電荷,減小靜電斥力,有利于底物與酶的結合;金屬離子與酶的結合還可以穩(wěn)定酶的空間構象。
②位于酶活性中心之外的必需基團雖然不直接參與催化作用,卻為維持酶活性中心的空間構象和(或)作為調節(jié)劑的結合部位所必需。酶的必需基團常見的有絲氨酸殘基的羥基、組氨酸殘基的咪唑基、半胱氨酸殘基的巰基、酸性氨基酸殘基的羧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