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動脈在口腔手術中的定位和作用是什么?
面動脈,又稱為頜外動脈,在口腔解剖學中是一個重要的血管。它起源于頸內動脈系統(tǒng)的分支——上頜動脈的第一段,并向前上方行走至咬肌前緣,然后沿著下頜骨的下緣前行,最后進入面部。
在進行口腔手術時,了解面動脈的位置對于減少術中出血和避免損傷該動脈至關重要。具體來說:
1.面動脈的主要作用:為面部軟組織提供血液供應,包括但不限于唇部、頰區(qū)及部分鼻腔結構等。
2.定位方法:
- 體表定位法:通??梢栽谙骂M骨下緣與咬肌前緣交界處觸及面動脈的搏動。從這里沿著下頜骨下緣向前可以大致確定其走行路徑。
- 解剖標志法:在手術過程中,可以通過識別下頜骨、咬肌等解剖結構來定位面動脈的位置。
3.在口腔外科手術中的注意事項:
- 術前評估:通過影像學檢查(如超聲或CT血管成像)了解患者個體差異對面動脈位置的影響。
- 手術技巧:在接近可能有面動脈經過的區(qū)域時應謹慎操作,避免盲目切割或鉗夾。
- 止血措施:如果不幸損傷到面動脈,應及時采取有效的止血手段,如電凝、縫扎等。
總之,在進行涉及面部特別是下頜骨周圍區(qū)域的口腔手術時,熟悉并準確掌握面動脈的位置及其分支情況對確保手術安全順利至關重要。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