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按摩一學就會7個穴位補足一年陽氣!中醫(yī)一直提倡“秋冬養(yǎng)陰,春夏養(yǎng)陽”的調養(yǎng)規(guī)律,所以春季更要抓緊機會補充陽氣。恰好洗澡時血液循環(huán)加快,體內陽氣蒸騰,搭配按摩操,具有更好的補陽、護陽效果。
1頭頂:百會穴
位于頭頂正中間的百會穴是人體經脈的匯總之處,百脈之會,貫達全身。按揉百會穴能放松腦部神經、開竅醒腦、回陽固脫,也能緩解頭暈、頭痛、耳鳴、鼻塞等感冒癥狀,對保護大腦血管、預防腦中風也有一定好處。
2耳后:翳風穴、風池穴
耳朵后面常常是被大家忽略的清潔死角,但其實從耳后到枕骨附近分布著數(shù)個穴位,比如翳風穴、風池穴等,能將流經的氣血化為陽熱風氣,對落枕、失眠、眼睛疲勞、腦中風等都有緩解作用。
3腋下:極泉穴
氣溫回升讓出汗變多,體味也會跟著加重。而腋下汗腺發(fā)達,是最容易產生臭味、藏匿病菌的部位之一,所以洗澡時一定不能忽略。
腋窩頂端有極泉穴,歸心經,適度揉搓腋窩,可以疏泄心火、寬胸理氣、調理睡眠,并且減輕心悸、胸悶等癥狀。
4肘窩:曲池穴
肘窩是心經、心包經、肺經通行的部位,搓揉肘窩可以疏經絡、通氣血,保養(yǎng)心肺健康。
肘窩外側還有曲池穴,能幫助調節(jié)血壓,緩解發(fā)燒癥狀。
5肚臍:中脘穴
肚臍與胃腸等消化系統(tǒng)聯(lián)系緊密,圍繞肚臍周圍順時針按揉,有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的作用。在肚臍正上方4寸的地方有中脘穴,按揉5分鐘左右,能調降胃氣、健脾消食。
6膝窩:委中穴
膝蓋窩是腿上最容易有污垢的地方,也牽連著大部分腿部肌肉。搓按膝窩能緩解腿部疲勞,預防靜脈曲張,減輕關節(jié)疼痛。
膝窩中心處的委中穴,有肝經、腎經、膀胱經通行,對益腎固陽、化濕利尿都有好處。
7腳心:涌泉穴
雙腳是人的“第二心臟”,十二經絡和多個穴位都匯集在腳底,其中腳心上的涌泉穴,被認為是腎經經脈的第一穴。按揉腳心不僅能放松全身,還可以調經活血、補充腎陽、改善睡眠。
編輯推薦:
秋冬保養(yǎng)好你的關節(jié) 留意關節(jié)的非正常響聲(附按摩手法)
以上就是醫(yī)學教育網關于“洗澡按摩一學就會7個穴位!”的相關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更多資訊盡在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