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所張立華博士在《Disease Markers》雜志發(fā)表一篇名為“Identification of common genes refer to colorectal carcinogenesis with paired cancer and non-cancer samples” 的文章,周宏灝院士為文章通訊作者。
結直腸癌在全世界范圍內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的惡性腫瘤。結直腸癌發(fā)生病因有很多,比如遺傳因素、飲食因素、腸炎和息肉等。在分子水平,結直腸癌也是一種異質性很強的惡性腫瘤,直到目前,結直腸癌發(fā)生發(fā)展的分子機制仍舊不明確。
為了進一步探究人類結直腸癌發(fā)生發(fā)展的共性分子機制,本研究從公共數(shù)據庫NCBI-GEO出發(fā),下載并分析了3個配對的結直腸癌和非癌組織樣本表達譜數(shù)據集(GSE21510,23對;GSE23878,17對樣本;GSE32323,19對樣本),以非癌組織為對照,分別對癌組織中表達上調和下調基因進行篩選。并將三個數(shù)據集的上調和下調差異顯著基因取交集,得到181個共同上調基因和282個共同下調基因,對這些基因進行pathway和GO分析后,取MCM2,RNASEH2A,TOP2A共3個上調基因在16對結直腸癌和癌旁組織中進行熒光定量PCR實驗,證實了三個基因在結直腸癌組織中高表達。以上研究為表達譜水平闡明結直腸癌發(fā)生發(fā)展的分子機制提供了依據。
原文鏈接:
https://www.hindawi.com/journals/dm/2018/3452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