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療法作為輔助治療方法已在藥物難治性部分性癲癇患者中顯示其良好的療效和安全性。研究顯示迷走神經刺激術(VNS 治療系統(tǒng))通過對外周神經預定的刺激(開環(huán)刺激)可減少 24.5%-25% 部分性癲癇的發(fā)作頻率,1 年時其頻率可減少 35%,3 年時可減少 43%.
由美國 FDA 批準用于部分性癲癇發(fā)作患者的 RNS 系統(tǒng)是首個應答式局灶皮層神經刺激器(閉環(huán)刺激)。一項多中心 RCT 研究顯示其可減少部分性癲癇患者發(fā)作頻率,然而其長期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尚需要進一步研究。
近期發(fā)表于 Neurology 雜志中一項研究報道了 RNS 系統(tǒng)對藥物難治性部分性癲癇患者長期治療療效和安全性研究的結果。該研究結果表明平均 5.4 年的隨訪期內,RNS 系統(tǒng)對藥物難治性部分發(fā)作性癲癇患者的短期和長期療效及安全性良好。
該研究納入的患者均采用 RNS 系統(tǒng)進行治療,通過置入的電極對 1-2 個癲癇病灶進行直接慢性顱內刺激。受試者完成一項為期 2 年的開放性安全性研究(n=65)或者一項為期 2 年的隨機盲法對照的安全性和療效研究(n=191);有 230 例受試者繼續(xù)進行了為期 7 年的研究以評估療效和安全性。
患者平均年齡為 34 歲,癲癇平均病程為 19.6 年?;颊咧萌肭懊吭轮職埿?a href="http://348239.com/jibing/dianxian/" target="_blank" title="癲癇" class="hotLink">癲癇發(fā)作頻率為 10.2 次。在隨機盲法對照研究中,患者 1 年時癲癇發(fā)作頻率減少 44%,2 年時減少 53%.在長期隨訪研究中,電極置入后 3-6 年內患者癲癇發(fā)作頻率減少 48%-66%.
此外,所有患者的生活質量均得到改善。在為期 5.4 年隨訪期內,最常見的嚴重不良事件為置入部位和軟組織感染(9.0%)以及神經刺激器移除(4.7%)。
該研究結論認為,RNS 系統(tǒng)是首個直接應答式腦內神經刺激器,通過平均 5.4 年的隨訪研究表明其對于藥物難治性部分發(fā)作性癲癇患者的短期和長期療效及安全性。該研究支持 RNS 系統(tǒng)作為難治性部分性癲癇發(fā)作的治療方法之一,并提供了 IV 級的循證醫(yī)學證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