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漿抗凝血酶活性測定的臨床意義是什么?什么情況下需要做該項檢測?肝素治療在臨床常見,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地備考復習護士考試,專門整理了抗凝物質檢測之血漿抗凝血酶活性測定如下。
【參考值】發(fā)色底物法:108.5%±5.3%
【臨床意義】
1.活性增高
可導致出血,見于血友病、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肝炎,使用抗凝藥物等。
2.活性減低
可導致血栓形成,見干先天性:和獲得性抗凝血酶皿缺乏癥(血栓前怒、栓性疾病、DIC和肝臟疾病等)。
(二)血漿肝素定量測定
【參考值】0IU/ml
【臨床意義】用于監(jiān)測肝素的合理用量。肝素治療有效而臨床又較少出現(xiàn)出血,血條肝素濃度以0.2~0.5IU/ml 為宜。
本篇文章帶大家了解了“抗凝物質檢測之血漿抗凝血酶活性測定的臨床意義”,想要了解更多護士資格考試知識點及核心考點請關注>>護士資格考點總結提示>>2020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練習題庫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