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引力量大、持續(xù)時間長;是有創(chuàng)牽引方式,所以可能發(fā)生感染。常應用于頸椎骨折、脫位,肢體開放性骨折及肌肉豐富處的骨折。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具體護理常規(guī)如下:
【護理評估】
1、患處血液循環(huán)、包括腫脹、皮膚溫度、感覺、動脈搏動等情況。
2、了解患者對皮牽引的認識和心理反應。
3、評估牽引裝置及相關用物是否完好。
【護理措施】
1、骨牽引前清潔患肢皮膚,向患者及家屬解釋骨牽引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項,消除患者心理顧慮,取得配合。
2、維持骨牽引的效能:
(1)每班檢查患者體位及牽引裝置是否合適,不得隨意改變體位。
(2)保持牽引錘懸空,牽引繩與患肢長軸平行。
(3)牽引繩不能受壓,不能承受任何重物,顱骨牽引時,每班檢查牽引弓螺母松緊,防止牽引弓脫落。
(4)牽引時間一般為6-8周,不得擅自終止。
3、仔細觀察牽引部位皮膚有無感染及患肢末梢血液循環(huán)、活動、感覺、麻木等情況,冬季注意牽引肢體保暖。
4、預防骨牽引針眼感染。保持針眼處周圍皮膚清潔,一旦發(fā)現(xiàn)針眼處敷料被血跡污染,應及時更換,針眼處每日滴75%乙醇兩次。
5、預防并發(fā)癥:
(1)預防墜積性肺炎:指導患者深呼吸、有力咳嗽、定時拍背,練習起坐等,改善呼吸功能。
(2)預防壓瘡:保持床單位平整、清潔和干燥,定時翻身,使用氣墊床、減壓貼等,避免拖、拉、久壓局部。
(3)防止便秘:鼓勵多飲水,多食含豐富粗纖維食物,按摩腹部等。
【健康指導】
1、囑患者牽引期間維持牽引體位,切勿自行增減牽引重量。
2、囑患者若出現(xiàn)牽引肢體局部疼痛、麻木、腫脹等及時向醫(yī)護人員反映。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骨牽引護理常規(gu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