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義
凡能通利水道,滲泄水濕,治療水濕內(nèi)停病證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利水滲濕藥。
二、性能特點
本類藥物味多甘淡,淡能滲泄;性平或寒涼,主要歸膀胱、腎、脾經(jīng)。
三、功效與主治
本類藥物具有利水消腫、利尿通淋、利濕退黃等功效。主要用于水腫、小便不利、淋證、黃疸、濕瘡、濕疹、泄瀉、帶下、濕溫、濕痹等水濕內(nèi)停所致的各種病證。
四、分類
本類藥物根據(jù)其性能特點及臨床應用的不同,一般可分為利水消腫藥、利尿通淋藥和利濕退黃藥三類。
五、配伍應用
應用利水滲濕藥,須視不同病證,相應選擇藥物,并作適當配伍。如水腫驟起,有表證者,配宣肺發(fā)汗藥;水腫日久,脾腎陽虛者,可與溫補脾腎藥配伍;濕熱蘊結(jié)下焦,膀胱濕熱者,可與清熱瀉火藥配伍;熱傷血絡而致尿血者,可與清熱涼血止血藥同用;濕熱蘊結(jié)肝膽而致黃疸者,又可配伍清熱燥濕藥。
此外,氣行則水行,氣滯則水停,故利水滲濕藥還常與行氣藥配伍,以提高療效。
六、使用注意
利水滲濕藥易耗傷津液,對陰虛津傷者應慎用或忌用。
學員討論(0)
相關(guān)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