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北京正保醫(yī)教科技有限公司

蘋果版本:8.6.4

安卓版本:8.6.4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wǎng)執(zhí)業(yè)藥師_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熱門資訊,實時推送
med66_yaoshi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wǎng)執(zhí)業(yè)藥師_微信視頻號
官方視頻號
免費直播,訂閱提醒
微信掃碼即可關注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wǎng)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知指導老師
考試指導老師
備考規(guī)劃,專屬指導
微信掃碼添加老師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wǎng)_官方抖音號
官方抖音號
分享更多藥考日常
抖音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 > 輔導精華
25年招生方案

中藥學專業(yè)知識(一)第3講

2007-07-24 14:51 來源:
打印
字體:

  第六章 利水滲濕藥

  1. 利水滲濕藥的含義、性能功效、適應范圍、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2. 各藥的藥性、功效、特殊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掌握:茯苓、薏苡仁、澤瀉、車前子、滑石、木通、金錢草、茵陳。

  熟悉:豬苓。通草、萆薢、石韋、海金沙、瞿麥、萹蓄。

  了解:地膚子、燈心草。

  3.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與功效的異同。獲苓與薏苡仁

  4. 滑石配甘草的意義。

  概述

  能通利水道、滲濕利水,以治療水濕內停為主要作用的藥物。

  淡味藥多,有利水滲濕、利尿通淋、利濕退黃等功效。

  主要適用于小便不利、水腫、淋濁、黃疸、水瀉、帶下、濕瘡、痰飲等病證。

  隨癥配伍

  本類藥易耗傷津液,陰虛津傷者宜慎用。

  利水滲濕

  茯苓 甘、淡、平,歸心、脾、腎經(jīng),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薏苡仁 甘 淡、微寒 歸脾胃肺經(jīng) 利水滲濕、健脾止瀉、除痹,清熱排膿

  澤瀉 甘、淡、寒,歸腎、膀胱經(jīng),利水滲濕、泄熱。

  利水通淋

  金錢草 苦、微寒,、除濕退黃、清熱消腫

  車前子 甘、寒, 利水通淋、清熱明目

  滑石 甘、寒, 利水通淋、清解暑熱

  木通 苦、寒, 利水通淋、泄熱通乳

  清熱利濕

  茵陳 苦,微寒,歸脾、胃、膽、肝經(jīng),清熱利濕、利膽退黃

  萆蘚 苦、平 利濕濁、祛風濕

  配伍及類藥鑒別

  滑石配甘草:清解暑熱,又和中生津,治暑熱煩渴

  類藥鑒別:

  共同點 性能區(qū)別 各自特點
茯苓 甘淡滲利兼補虛 利水滲濕、健脾 主治水腫、小便不利及脾虛諸證 茯苓性平,藥力較強,凡水濕停滯及脾虛諸證無論寒熱咸宜。 茯苓又能寧心安神 治心脾兩虛或水氣凌心之心悸、失眠
薏苡仁 薏苡仁則生用微寒,兼清熱,凡水濕停滯輕證或兼熱者宜用 生用又能清熱除痹、排膿,治濕熱痹痛或濕痹拘攣、肺癰、腸癰。炒用寒性減而長于健脾止瀉,治脾虛泄瀉多用。

  第七章 溫里藥

  學習目標

  1.溫里藥的含義、性能功效、適應范圍、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2.掌握:附子、干姜。肉桂、吳茱萸。熟悉:花椒、丁香、小茴香。藥性、功效、特殊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3.熟悉類藥的主治病證,以及主治病證的異同。附子與干姜,肉桂與桂枝

  4.掌握附子配干姜,附子配麻黃、細辛,高良姜配香附,丁香配柿蒂意義。

  概述

  溫里散寒,治療里寒證為主要作用的藥物。

  多味辛性溫熱,溫里散寒、溫經(jīng)止痛、補火助陽,兼能化痰、殺蟲、止呃。

  本類藥主要適用于里寒證,包括外寒直中、脾陽虛、心腎陽虛、腎陽虛衰、陽虛水腫、胸痹冷痛、風寒濕痹及經(jīng)寒痛經(jīng)。兼治寒飲咳喘、蟲積腹痛等。

  隨癥配伍

  本類藥多辛熱燥烈,若應用不當則助火、傷津,故熱證、陰虛證及孕婦忌用或慎用。

  附子 辛、熱、有毒 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走而不守)

  肉桂 辛、甘、熱 溫通經(jīng)脈、補火助陽、散寒止痛(守而不走)

  干姜 辛、熱 溫中散寒、溫肺化痰

  吳茱萸 辛、苦、熱 溫中、止痛降逆止嘔

  丁香 辛、溫 中、降逆、溫腎助陽

  附子配干姜: 不但回陽救逆力強,而且溫中散寒效佳,治亡陽欲脫及中虛寒盛效佳。

  附子配細辛、麻黃:三藥相合,善補陽發(fā)表散寒,治陽虛外感功著。

  肉桂配附子:補火助陽、散寒止痛力強,治腎陽虛衰、脾腎陽衰及里寒重證均可投用。

  良姜配香附:治寒凝氣滯、肝氣兒胃之胃脘脹痛

  丁香配柿蒂:既溫中散寒,又降氣止呃,治虛寒嘔呃效著。

  類藥鑒別

  共同點 性能區(qū)別 各自特點
附子 辛熱,回陽、散寒止痛 亡陽欲脫、脾腎陽虛或外寒中、寒濕痹痛 有毒力強回陽救逆第一要藥 善補火助陽,治命門火衰之陽痿、宮冷、遺尿、尿頻,以及陽虛水腫、外感、汗、胸痹痛等
干姜 干姜則無毒力弱兼通脈,治亡陽須配附子方效 長于溫脾陽,善治脾不足之脘腹冷痛吐瀉; 還能溫肺化飲,治寒飲咳喘。
  共同點 性能區(qū)別 各自特點
肉桂 辛甘性熱,助陽散寒、溫經(jīng)通脈、止痛, 脘腹冷痛、風寒濕痹、陽虛水腫、痰飲、胸痹,以及經(jīng)寒血滯之痛經(jīng)、經(jīng)閉 肉桂為樹干之皮,力強而功專走里 又善補火助陽、引火歸原,治陽虛火衰諸證、下元虛冷虛陽上浮諸證、寒疝腹痛、陰疽流注等
桂枝 桂枝為樹之嫩枝,力緩而走表 又善發(fā)汗解表,治風寒表證有汗或無汗。

  第八章 理氣藥

  學習目標:

  1、掌握理氣藥的含義、功效、適應范圍、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及其性能特點。

  2、掌握:橘皮、枳實、木香、香附、沉香、川楝子、薤白各藥的藥性、功效、特殊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3、熟悉:化橘紅、青皮、佛手、烏藥、荔枝核、甘松。各藥的藥性、功效、特殊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4、了解:橘紅、枳殼、柿蒂、青木香。各藥的藥性、功效、特殊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5、掌握下列各組藥物的配伍意義:橘皮配半夏,枳實配白術,川楝子配延胡索,薤白配瓜萎。

  6、熟悉橘皮與青皮功效相似藥物的相同和不同點。

  概述

  凡以疏暢氣機,治療氣滯或氣逆證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理氣藥。

  本類藥味多辛苦芳香,性多溫,主歸脾、胃、肝、肺經(jīng),善于行散或泄降,主能調氣健脾、疏肝解郁、理氣寬胸、行氣止痛、破氣散結,兼能消積、燥濕。

  脾胃氣滯:脘腹脹痛、噯氣吞酸、惡心嘔吐、腹瀉或便秘;

  肝氣郁滯:脅肋脹痛、抑郁不樂、疝氣疼痛、乳房脹痛、月經(jīng)不調;

  肺氣壅滯:胸悶胸痛、咳嗽氣喘等證。兼治食積脘脹、濕滯中焦等。

  隨癥配伍

  本類藥性多辛溫燥散,易耗氣傷陰,故氣虛、陰虧者慎用。

陳皮 辛、苦、溫 理氣調中、燥濕化痰
枳實 苦、辛、微寒 破氣消積、化痰除痞
木香 辛、苦、溫 行氣 調中 止痛
香附 辛、微苦、甘、平 調肝理氣、調經(jīng)止痛“氣病之總司,女科之主帥?!?/TD>
沉 香 辛、苦,溫 行氣止痛,降逆調中,溫腎納氣
川楝子 苦、寒 行氣止痛、殺蟲療癬
薤 白 辛、苦,溫 通陽散結,行氣導滯

  配伍

  橘皮配半夏:燥濕化痰力強,用于痰濕滯中客肺等證。

  枳實配白術:既補氣健脾,又行氣消積祛濕,治脾虛氣滯夾積夾濕。

  川楝子配延胡索:行氣活血止痛力強,善治血瘀氣滯諸痛。

  薤白配瓜蔞:既化痰散結,又寬胸通陽,故治痰濁痹阻、胸陽不振之胸痹證。

  類藥鑒別來源:

  共同點 性能區(qū)別 各自特點
橘皮 性溫而能行氣消積化滯,治食積停滯、脘腹脹痛及嘔吐食少 質輕力緩,溫和不峻主理脾肺氣滯 燥濕化痰,治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及濕濁中阻之胸悶腹脹和肝氣乘脾之腹痛泄瀉。
青皮 質重沉降下行而力猛主疏肝氣破氣 善散結止痛,治肝郁胸脅脹痛、乳房脹痛或結塊、乳癰、疝氣腫痛、癥瘕積聚及久瘧癖塊

 

  第九章 消食藥

  學習目標:

  1、 掌握消食藥的含義、功效、適應范圍、配伍方法及其性能特點。

  2、 掌握:山楂、麥芽、萊菔子、雞內金。熟悉:神曲。了解:谷芽。各藥的藥性、功效、特殊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概述:

  凡以消食化積、增進食欲為主要功效的藥物,稱為消食藥。

  本類藥味多甘,性多平,少數(shù)偏溫,主歸脾胃經(jīng)。功能消化食積、增進食欲。

  本類藥主要適用于食積不化所致的脘腹脹滿、噯腐吞酸、惡心嘔吐、大便失常及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證。

  隨癥配伍

  山楂 消食化積、活血散瘀 肉積

  麥芽 消食化積、和中回乳 面米積

  雞內金 消食化積、健脾化精、化石

  神曲 消食化積、和胃

  萊菔子 消食化積、降氣化痰

  第十章 驅蟲藥

  學習目標:

  1、 掌握驅蟲藥的含義、功效。適應范圍、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及其性能特點。

  2、 掌握:使君子、苦楝皮、檳榔、貫眾。了解:雷丸、南瓜子、鶴草芽。各藥的藥性、功效、特殊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3、 熟悉使君子與苦楝皮的藥性與功效的異同。

  概述:

  凡以驅除或殺滅寄生蟲為主要功效的藥物,稱為驅蟲藥。

  本類藥味多苦,多入脾胃或大腸經(jīng),對人體腸道寄生蟲有毒殺作用, 功善驅蟲或殺蟲。

  本類藥主要適用于腸道寄生蟲病,如蛔蟲病、蟯蟲病、鉤蟲病、絳蟲 病等。

  隨癥配伍

  本類藥一般應在空腹時服,以使藥物充分作用于蟲體,而保證療效;

  部分藥有毒,應用時應注意劑量,以免中毒;

  在發(fā)熱或腹痛較劇時,宜先清熱或止痛,待緩解后再使用驅蟲藥;

  孕婦及老弱患者應慎用。

  使君子 甘溫 殺蟲消積 既為治蛔蟲病之佳品,又為治小兒疳積

  苦楝皮 苦寒有毒 殺蟲 療癬 故善治蛔、蟯、鉤蟲病。

  檳榔 辛苦溫 殺蟲 消積 行氣 利水 截瘧 主治多種寄生蟲病,絳蟲、姜片蟲

  貫眾 苦微寒有小毒 殺蟲 清熱解毒 止血 治多種腸道寄生蟲病第十一章 止血藥

  學習目標:

  1. 掌握止血藥的含義、功效。適應范圍、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分類及各類的性能特點。

  2. 掌握:大薊、小薊。地榆、白茅根、白及、三七、茜草、蒲黃、艾葉。熟悉:槐花、側柏葉、芒麻根、仙鶴草、炮姜。各藥的藥性、功效、特殊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3. 掌握地榆與槐花,三七與蒲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與功效的異同。

  4. 掌握蒲黃配五靈脂的意義。

  概述

  凡以制止機體內外出血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止血藥。

  本類藥雖性味各異,但均能止血,并分別兼能清熱涼血、化瘀、收澀及散寒溫經(jīng)等。

  本類藥主要適用于咯血、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及創(chuàng)傷出血等。兼治血熱、血瘀、瘡腫及胃寒等證。

  按本類藥的性能又可分為四小類。

 ?、贈鲅寡帲何痘蚩嗷蚋识跃疀?,能清血分之熱而止血,主治血熱妄行之出血證,過量濫用有留瘀之害。

 ?、诨鲋寡帲盒晕峨m各異,但卻均能消散瘀血而止血,主治瘀血內阻、血不循經(jīng)之出血證,有止血不留瘀之長,為治出血之佳品。

 ?、凼諗恐寡帲何抖酀?,或質黏,或為炭類,性多平,或涼而不甚寒,雖善收澀止血,但有留瘀戀邪之弊,主治出血而無瘀滯者,若有瘀血或邪實者慎用。

 ?、軠亟?jīng)止血藥:性溫熱,能溫脾陽、固沖脈而統(tǒng)攝血液,功善溫經(jīng)止血,主治脾不統(tǒng)血、沖脈失固之虛寒性出血。

  隨癥配伍

  在使用涼血止血和收斂止血藥時,必須注意有無瘀血,若有瘀血未盡,應酌加活血化瘀藥,不能單純止血,以免留瘀。

  涼血止血:大 薊 甘苦性涼涼血止血,散瘀消癰

  小薊 甘,涼 解毒消癰

  白茅根 甘、寒 清熱利尿

  地榆 苦寒 涼血止血,解毒斂瘡 下焦出血水火燙傷

  化瘀止血:三七 甘、微苦、溫 消腫止痛

  茜草 苦、寒 涼血[醫(yī)學教育網(wǎng)  搜集整理]

  收斂止血:蒲黃 甘、平 收斂止血

  仙鶴草 苦、澀、平 收斂止血止痢殺蟲

  白芨 苦、甘、澀、微寒 收斂止血消腫生肌

  溫經(jīng)止血 艾 葉性溫,味苦辛溫經(jīng)止血,散寒止痛

  小 結

  —— 大薊、小薊,地榆、槐花、白茅根、苧麻根、側柏葉、蘆根、黃芩

  —— 三七、蒲黃、茜草

---- 白及、紫珠、仙鶴草、棕櫚炭、藕節(jié)
---- 炮姜、艾葉

  第十二章 活血化瘀藥

  學習目標:

  1、掌握活血祛瘀藥的含義、功效、適應范圍、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及其性能

  特點。

  2、掌握:川芎、延胡索、郁金。莪術、丹參?;⒄?、益母草、桃仁、紅花、牛膝、水蛙。熟悉:乳香、沒藥、姜黃、三棱。雞血藤、川牛膝、蘇木、西紅花、五靈脂、土鱉蟲、血竭。了解:穿山甲、王不留行、干漆、自然銅。 各藥的藥性、功效、特殊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3、掌握下列各組藥物功用的相同和不同點:桃仁與紅花,三棱與莪術,川牛膝與牛膝。

  4、掌握下列各組藥物的配伍意義:蒲黃配五靈脂,郁金配石菖蒲。

  概述:

  凡以通利血脈、促進血行、消散瘀血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活血祛瘀藥。

  本類藥味多辛苦,多歸心、肝經(jīng)而入血分,善走散通行,促進血行。因此,本類藥主具活血化瘀之功,并通過活血化瘀作用而產(chǎn)生調經(jīng)、止痛、消癥、消腫及祛瘀生新等作用。

  本類藥主要適用于血液運行不暢、瘀血阻滯血脈所引起的多種疾病,如瘀血內阻之經(jīng)閉、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產(chǎn)后瘀阻、zheng瘕、胸脅脘腹痛、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關節(jié)痹痛、癰腫瘡瘍、瘀血阻滯經(jīng)脈所致的出血等證。

  隨癥配伍

  婦女月經(jīng)量多、血虛經(jīng)閉無瘀及出血無瘀者忌用,孕婦慎用或禁用。

  川芎 辛溫 活血行氣 祛風止痛

  延胡索 辛溫 活血行氣 止痛。

  郁 金 辛苦寒 活血止痛,行氣解郁,涼血清心,利膽退黃。

  丹參 苦、微寒 活血通經(jīng),祛瘀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

  益母草 辛、微苦、微寒 活血祛瘀,利尿消腫,清熱解毒。

  虎 杖 苦寒 活血定痛,祛風利濕,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瀉下通便。

  桃 仁 苦甘平 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

  紅 花 辛溫 活血通經(jīng),祛瘀止痛。

  牛 膝 苦酸性平 逐瘀通經(jīng),補肝腎,強筋骨,引血下行,利尿通淋。

  水 蛭 咸苦平 破血逐瘀,通經(jīng)

  配伍

  郁金配石菖蒲:化濕豁痰 清心開竅 治痰火或濕熱蒙蔽清竅的神昏、癲狂、癲癇。

  類藥鑒別

  共同點 性能區(qū)別 各自特點
桃仁 破血 活血化瘀 性平破瘀生新 潤腸通便 止咳平喘
紅花 性溫辛散溫通 化斑消腫

  西紅花,味甘性寒,功與紅花相似而力強。又能涼血解毒、解郁安神,治熱入營血、溫毒發(fā)斑、憂郁痞悶、驚悸發(fā)狂。

  共同點 各自特點
懷牛膝 逐瘀通經(jīng) 利尿通淋 補肝腎、強筋骨
川牛膝 通利關節(jié)
  共同點 性能區(qū)別
莪術 破血行氣、消積止痛 莪術性溫,偏于破氣
三棱 三棱性平,長于破血

  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藥

  學習目標:

  1、掌握化痰止咳平喘藥的含義、功效、適應范圍、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分類及各類的性能特點。

  2、 掌握:半夏、天南星、白芥子、桔梗、旋覆花、瓜萎、川貝母、浙貝母、竹茹、杏仁、百部、蘇子、桑白皮、葶藶子。熟悉:白附子、竹瀝。白前、前胡、昆布、海 藻、紫菀、款冬花、批把葉、馬兜鈴。白果、胖大海。了解:天竺黃、海蛤殼。海浮石、礞石。各藥的藥性、功效、特殊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3、掌握下列各組藥物功用的相同和不同點:半夏與天南星,川貝母與浙貝母,桑白皮與葶藶子。

  4、熟悉下列功效相似藥物的相同和不同點:瓜萎皮與瓜萎仁,前胡與白前。

  5、掌握旋覆花配代赭石的配伍意義。

  概述:[醫(yī)學教 育網(wǎng) 搜 集整理]

  凡具祛痰或消痰作用的藥物,稱化痰藥;能減輕或制止咳嗽和喘息的藥物,

  稱止咳平喘藥。合之則稱為化痰止咳平喘藥。

  本類藥或辛或苦,或溫或涼,多入肺經(jīng),辛開苦降,溫以散寒,涼可清熱,具有宣降肺氣、化痰止咳、降氣平喘之功。

  本類藥主要適用于外感或內傷所致的咳嗽、喘息、痰多,或痰飲喘息,或因痰所致的瘰疬癭瘤、陰疽流注、癲癇驚厥等。

  本類藥分化痰藥和止咳平喘藥兩類。

  化痰藥:溫化寒痰藥:性多溫燥,具有溫肺祛寒、燥濕化痰之功,主治寒痰、濕痰證,還可用于寒痰、濕痰所致的眩暈、肢體麻木、陰疽流注等;

  清化熱痰藥:性多寒涼,具有清熱化痰之功,主治熱痰咳喘,以及由痰所致的瘰疬癭瘤、癲癇驚厥等。

  止咳平喘藥雖或寒或熱,或偏于止咳,或偏于平喘,或兼而有之,但總有止咳平喘之功,主治外感或內傷所致的咳嗽、喘息之證。

  隨癥配伍

  1.咳嗽兼咯血者,不宜用強烈而有刺激的化痰藥。

  2.麻疹初起的咳嗽,不易止咳,以免影響麻疹的透發(fā)。

  常用溫化寒痰藥物:

  半夏 辛溫有毒 燥濕化痰、消痞散結、降逆止嘔

  天南星 苦辛溫有毒 燥濕化痰、消腫散結、祛風止痙

  白芥子 辛溫 溫肺祛痰、利氣散結、通絡止痛

  旋覆花 苦辛微溫 消痰行水、降氣止嘔

  常用清化熱痰藥物

  瓜蔞 甘寒 清肺潤燥化痰、利氣寬胸、潤腸通便

  貝母 甘苦寒 清熱散結、止咳化痰

  竹茹 甘微寒 清熱化痰、除煩止嘔

  桔梗 苦辛平 祛痰利咽、排膿

  常用止咳平喘藥物

  杏仁 苦溫有小毒 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蘇子 辛溫 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百部 甘苦平 潤肺止咳、滅虱殺蟲

  桑白皮 甘寒 瀉肺平喘,利水消腫

  葶藶子 苦辛 瀉肺平喘,利水消腫

  旋覆花配代赭石:旋覆花苦降微溫,功善降逆止嘔、降氣化痰;代赭石質重性寒,功善鎮(zhèn)潛平肝降逆。兩藥配伍,寒溫并用,降肺胃上逆之氣力強,治氣逆嘔惡、喘息效佳。

  類藥鑒別

  共同點 性能區(qū)別 各自特點
半夏 辛溫有毒燥濕化痰,散結消腫。治寒痰、濕痰要藥 主歸脾胃經(jīng)善除脾胃濕痰 降逆止嘔消痞散結
天南星 主歸肝經(jīng)頑痰并祛經(jīng)絡風痰 祛風止痙
  共同點 性能區(qū)別
川貝母 寒涼 清熱化痰、清熱散結 川貝母偏于甘潤潤肺止咳
浙貝母 偏于苦泄清熱化痰、散結力強
  共同點 各自特點
桑白皮 瀉肺平喘 利水消腫 甘寒 瀉肺中痰熱,降氣平喘
葶藶子 苦辛大寒 瀉肺中水飲而平喘,瀉肺氣通調水道利尿消腫

執(zhí)業(yè)藥師題庫

  • 距2025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還有?
執(zhí)業(yè)藥師公眾號
關注考試動態(tài)
發(fā)布考情動態(tài)
考試復習指導
免費1V1咨詢考試條件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 輔導課程
2024中醫(yī)醫(yī)師入學摸底測試解析

張鈺琪老師 2024-02-27 19:25--21:00

回看
2024醫(yī)考報名后如何安排復習時間

張鈺琪老師 2024-01-30 19:25--21:00

回看
2025年備考方案,供你選!
精品題庫
  • 密題庫
  • 題庫小程序
  • 醫(yī)考愛打卡
 執(zhí)業(yè)藥師密題庫
上千道典型習題
仿真密卷 3
仿真歷年考點題
專業(yè)題目解析
原價:¥50-199
復購¥40-159.2
查看詳情
 執(zhí)業(yè)藥師正保醫(yī)學題庫
正保醫(yī)學題庫

· 每日一練 鞏固提升

· 仿真試卷 實戰(zhàn)演練

· 組隊刷題 互相激勵

查看 更多免費題庫
 執(zhí)業(yè)藥師醫(yī)考愛打卡
醫(yī)考愛打卡

· 每天一個知識點

· 配套精選練習題

· 隨時記錄打卡心情

查看 更多免費題庫
圖書/資料
  • 精品圖書
  • 免費資料
  • · 考點回顧
  • · 考情分析
  • · 備考建議
  • · 思維導圖
  • · 基礎測評
  • · 高頻考點
立即領取
學習社區(qū)
  • 備考交流
  • 微信
  • 視頻號
拒絕盲目備考,加學習群共同進步!
尋找學習搭子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