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正保婦幼課堂 > 產后系列課程 > 正文

產后子宮恢復的時間周期及科學促進方法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    打印 | 收藏 |
字號

| |

子宮是母體在懷孕分娩期間體內變化最大的器官。它可以從原來的50g一直增長到妊娠足月時的1000g,這從視覺上就有最直觀的感受。生產結束之后,子宮并不能瞬間回縮,一般都需要6-8周左右才能恢復到原來的大小。今天醫(yī)學教育網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文章:產后子宮恢復的時間周期及科學促進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產后子宮恢復的時間周期

1、產后42天:惡露干凈為產后子宮恢復正常

胎兒出生后,胎盤也隨之娩出。之后,陰道會排出一些棕紅色的液體,其中含有血液、壞死的蛻膜組織、細菌及黏液等,醫(yī)學上稱為惡露。惡露持續(xù)時間的長短也是子宮恢復是否正常的一個重要反映。

一般情況下,惡露在產后4周即28天就會干凈了。有的產婦拖的時間長一點,但正常情況下最長也不會超過42天。因為從分娩后2小時到產后6周內為產褥期,在這段時間內,產婦身體的各個機能都會逐漸恢復,包括子宮在內,也會恢復到正常、健康的狀態(tài)。這就意味著產后6周即42天是子宮恢復正常的一個期限。無論順產、鉗產、剖宮產、臀位助產,惡露都應該在這個時間段內干凈。一旦超過42天還有惡露,即視為異常。

2、42天之后:惡露不干凈,提示子宮恢復不良

過了42天惡露還不干凈,則提示子宮恢復不良。如果同時伴有上述質與量、顏色與氣味的變化,應首先警惕子宮疾病的存在,譬如胎盤殘留引起子宮收縮無力,又如細菌從陰道上行性感染或分娩時存在隱性感染而分娩后沒有消除,還有子宮剖宮產傷口恢復不好等,都需要盡早到醫(yī)院就診,以對癥治療。

產后子宮快速恢復方法

子宮恢復的主要動作是持續(xù)的收縮,從生產時不斷地收縮將胎兒擠出,再將胎盤擠出。子宮內的血液不斷被排出體外,即為惡露。子宮經由不斷且強力的收縮,將血管的開口壓往,這樣就讓血塊形成而停止出血。子宮再進一步擠壓,將血塊不斷排出,子宮體積就會慢慢縮小。產后子宮快速恢復方法有哪些?

1、不要憋尿

分娩結束后,新媽媽通常會出現(xiàn)膀胱受壓、黏膜充血、肌肉張力降低、會陰傷口疼痛等癥狀,再加上不習慣于臥床姿勢排尿,更容易發(fā)生尿潴留,使膀胱撐大,妨礙子宮收縮,而引起產后出血或膀胱炎。因此,分娩后一定要及時排尿,有尿意的時候,盡快去洗手間。

2、給子宮部位做個按摩

為加速子宮收縮,醫(yī)生一般會在產房內為新媽媽做子宮按摩,并使用子宮收縮藥物。新媽媽回到家中,也可以在子宮的部位做個按摩。把手放在肚臍周圍,做順時針環(huán)形按摩,以此幫助、促進子宮收縮。

3、按摩乳房、刺激乳頭

讓寶寶吸吮母乳,也會刺激子宮收縮。依照子宮收縮的生理原理,刺激乳頭,也會讓人體產生子宮收縮素。所以,按摩乳房或是熱敷乳房,都會產生相同的效果,這就是用物理方式來促進子宮收縮的方法。

4、避免腹部勞累用力

新媽媽要避免下半身用力,例如搬重物、蹲的動作,都應盡量避免。還要預防便秘,注意腹部的保暖??梢赃M行一些產后運動,例如進行腹式深呼吸,以及在產后一周躺在硬床上進行抬腿、提臀,或膝胸臥式運動,能使子宮和下腹有效收縮和復原。

5、服用生化湯進行調理

生化湯有化瘀血、補血的作用,化掉的瘀血流出來之后,子宮自然會收縮。所以,生化湯比較適合在產褥期服用,對幫助子宮恢復有顯著的效果,具體如何服用請遵醫(yī)囑。

6、產褥期適當動一動

產后6-8個小時,新媽媽在疲勞消除后,可以坐起來,第二天應下床活動,以利于身體生理機能和體力的恢復,幫助子宮復原和惡露排出。如果子宮已經向后傾屈,應做膝胸臥位來糾正。

7、早做提肛運動

所謂提肛,主要就是收縮肛門。自然分娩的媽媽,最好在當天就開始做提肛運動。每次提肛以后要憋住20-30秒,然后放松,每組3-5次。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調整每次提肛憋住的時間長短。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產后子宮恢復的時間周期及科學促進方法,請大家多多關注醫(yī)學教育網,我們會隨時更新更多更好的關于醫(yī)學知識、醫(yī)療招聘及考試輔導等相關內容,敬請期待!

退出
特別推薦
官方微信公眾號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官方微信
  • 第一步:微信掃二維碼關注“正保醫(yī)學教育網”;
  •  
  • 第二步:點擊公眾號推送的圖片,并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歡迎合作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