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藥物制劑工考試,以下是“天然藥物化學與現(xiàn)代譜學的關系”,請考生查看!
天然產物數(shù)量巨大、結構類型繁多,其中立體異構體的測定最為困難。在現(xiàn)代譜學技術應用以前,天然產物的結構確定主要是通過各種化學反應,如制備衍生物、化學降解甚至全合成方法對照等手段來完成,一個復雜化合物的結構鑒定往往花費幾十年的時間,如膽固醇、膽酸、嗎啡、番木鱉堿等化合物合物的結構確定
。從 20 世紀 60 年代開始,隨著各種分離技術和譜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以及廣泛應用,天然產物的研究取得了顯著進步,如結構更為復雜的天然藥物利血平(reserpine)從發(fā)現(xiàn)、確定結構到人工全合成,僅用了短短 4 年(1952—1956 年)的時間。而近 30 年來,現(xiàn)代譜學解析方法(NMR、MS、IR、UV、ORD、CD、X-ray),尤其是二維核磁共振技術的應用,如1H-1H 化學位移相關譜(1H-1H COSY)、HMQC 譜(heteronuclear multiplequantum coherence)、HMBC 譜(heteronuclear multi-ple bond correlation)、NOESY(nuclear overhausereffect spectroscopy)譜等,加快了天然產物化學的研究速度。
Ernst 正是因為對二維核磁共振技術應用研究的貢獻,獲得 1991 年諾貝爾化學獎。其他還有村田(Murata)創(chuàng)立的根據鄰位的偶合常數(shù)決定構型的方法(Murata’s method of J-based configurational assignment),岸義人(Kishi)創(chuàng)立的核磁數(shù)據庫(Kishi’s NMR database method),Mosher酯衍生物分析法(Mosher ester analysis)等。
以上即為“天然藥物化學與現(xiàn)代譜學的關系”的全部內容,更多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